國際部分
2005年6月,印度各地氣溫升高,19這壹天全國有370人中暑死亡,氣溫創5年來新高。(新浪。com)
2005年9月,美國南部四個州有數千人喪生,兩萬多人失蹤,數百萬人無家可歸。(新華網)
2005年6月5438+10月,熱帶風暴斯坦在中美洲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造成至少757人死亡。(人民網)
2006年10月,寒潮造成孟加拉國北部、印度北部、孟加拉國北部和尼泊爾南部至少220人死亡。
在065438+2006年10月,歐洲近100人在寒流襲擊中喪生。(新華網)
2006年10月,烏克蘭遭受了持續五天的嚴寒襲擊,造成65438人死亡,2000多人凍傷。(新華網)
2006年2月28日,菲律賓國家救災協調委員會公布的數字稱,2006年強臺風“榴蓮”造成的氣象災害共造成該國65438人死亡,3235人受傷,另有8965438人失蹤。(新華網)
2007年6月,壹股熱浪襲擊了印度和巴基斯坦,造成至少149人死亡。(新浪。com)
2007年6月初,臺風利奇馬登陸越南中部,引發洪水和泥石流,造成86人死亡,9人失蹤。與此同時,臺風還導致部分地區電力和通信系統中斷。(節選自氣象網站)
2007年6月+10月,孟加拉國遭受強熱帶風暴“希德”襲擊,造成約4100人死亡,800多萬人受災。
2008年5月2日和3日,強熱帶風暴“納爾吉斯”襲擊緬甸。據新華社報道,災害造成約8.45萬人死亡、5.38萬人失蹤、654.38+0.94萬人受傷、735萬人受災。這場災難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40億美元。新的
2008年6月5438+0日至6月5438+00日,美國東部和南部地區頻繁遭受龍卷風襲擊,造成123人死亡。2008年成為有精確記錄以來最嚴重的龍卷風年之壹,造成10人傷亡。
2008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大西洋上的熱帶風暴費伊、颶風古斯塔夫、漢娜和艾克先後襲擊了加勒比島國和美國,造成至少832人死亡。
2008年2月6日,颶風伊萬襲擊了馬達加斯加,造成至少83人死亡,177人失蹤。受災人口達到32萬人,其中近19萬人無家可歸。
2008年6月至9月,南亞許多國家發生暴雨和洪水,引發泥石流和山體滑坡,造成至少639人死亡,主要發生在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和斯裏蘭卡。
2008年6月20日至25日,熱帶風暴“風神”襲擊了菲律賓和中國,暴雨引發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674人死亡,其中僅菲律賓就有664人死亡。
2009年6月底5438+10月,澳大利亞東南部遭遇高溫熱浪襲擊。至少有22人在熱浪中喪生。與此同時,持續的異常高溫和幹旱加上縱火引發了澳大利亞東南部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士州的森林大火,造成至少222人死亡,成為該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火災之壹。
2009年5月25日,強烈熱帶風暴“艾拉”襲擊了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國西南部,造成印度至少29人死亡,孟加拉國至少167人死亡。
2009年6月,印度中部、北部和東部、尼泊爾、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南亞國家出現罕見的持續高溫熱浪。高溫熱浪導致土地開裂,水庫幹涸,河流幹涸;南亞至少有375人因高溫熱浪死亡,其中印度120人、孟加拉國100人、巴基斯坦65人。
國內部分
2007年2月28日,新疆吐魯番市遭遇大風襲擊,瞬間最大風力達到14(41.8米/秒),造成烏魯木齊至阿克蘇的壹列旅客列車車窗被飛沙擊碎,11車廂傾覆,4人遇難,南疆線被迫停止運行。
東南沿海臺風眾多,每年都有人員傷亡。
暴風雪,主要是暴風雪及其相關災害。
國際部分
2005年2月20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最近兩天持續的大雪導致了多起雪崩,截至22日,已有超過210人死亡。(中新。com)
自2005年6月5日至2月10日,日本沿海地區和北海道地區連續下大雪,造成嚴重暴風雪。截至2006年6月+10月+2月,大雪已造成80人死亡。(新浪。com)
2007年3月,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符拉迪沃斯托克遭遇了130年以來最強的降雪,導致濱海邊疆區主要定居點之間的所有道路中斷,機場和渡輪也停止運營。
自2009年冬季以來,蒙古遭受了幾十年來罕見的寒潮天氣導致的暴風雪,近350萬頭牲畜死亡。
國內部分
2008年6月5438+10月,南方九省的暴風雪持續了很長時間,造成了巨大損失,阻斷了交通並嚴重損壞了輸電線路和其他設施。
2009年6月+10月,北方多個省份遭遇大雪,對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暴雨和洪水,主要是暴雨,以及由其引發的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等。
國際部分
2005年3月,由於暴雨和積雪融化,阿富汗許多地方發生洪水,造成至少200人死亡,數千所房屋被毀。
(新華網)
2005年7月,印度西部的暴雨引發了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900人死亡。
2006年2月,菲律賓的暴雨引發了洪水和泥石流,此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65,438+0,800。(新華網)
2007年6月至2月,印度尼西亞洪水造成至少120人死亡或失蹤,數千人無家可歸。(新浪。com)
2009年3月,持續的強降雨頻繁襲擊南部非洲的安哥拉、納米比亞、贊比亞、馬拉維、博茨瓦納、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韋,造成44年來最嚴重的洪災,其中安哥拉和納米比亞至少有65,438+033人死亡。
國內部分
1998的特大洪水就不用說了,損失數據不詳,800萬人抗洪,30多萬軍隊。
2005年6月,截至14時,黑龍江省寧安市洪水死亡人數上升至106人,其中包括102名學生。(新華網)
自2008年6月中旬以來,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和廣西的壹些地區遭受暴雨襲擊,造成嚴重的洪水、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據民政部發布的消息,截至6月27日16時,南方6省(區)共有21474萬人不同程度受災,164人死亡,68人失蹤,187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73.9美元。
幹旱只要長時間不下雨,持續高溫就更可怕了。
國際部分
我不知道。
國內部分
2005年春末夏初,雲南大部分地區幹旱達到中到重度。這是自1979年以來最嚴重的幹旱年。(文田。com)
2006年春夏,川渝地區遭遇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旱災。近1000萬人和600萬頭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自2007年9月下旬以來,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降水明顯減少,湖南、江西、貴州和廣西幹旱嚴重,為50年來罕見。
2008年初,重慶遭遇持續幹旱,約140萬人和100多萬頭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中國新聞網)
2009年秋至2010年春,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湖南等地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災。湖泊幹涸,河流斷流,幹旱在壹些地區仍在持續。
5.地震,主要是地震和所有由地震引起的破壞性災害。
國際部分
公元65438年2月26日,伊朗克爾曼省東南部發生6.6級強烈地震,造成至少5萬人死亡。
2004年2月24日,摩洛哥北部山區發生6.5級地震,造成至少564人死亡。
2004年2月26日,65438年,印度尼西亞北部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8.9級地震,引發強烈海嘯,造成至少28萬人死亡,其中包括至少600名中國人。
2005年2月22日,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發生6.4級地震,造成至少602人死亡,9,965,438+0人受傷,數千人無家可歸。
2005年3月28日夜,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8.7級地震,造成至少1300人死亡,其中包括約500名華僑。
2005年6月8日8時,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北部發生7.8級地震,地震波及印度、阿富汗等地區。地震已造成超過86000人死亡,超過65438萬人受傷。
2006年5月27日淩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發生6.2級地震,造成至少5782人死亡。
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南部海域發生7.7級強烈地震,5分鐘後引發海嘯,襲擊了爪哇島南部海岸,造成至少668人死亡。
2007年8月15日,秘魯當地時間約18: 40(北京時間16 7:40),秘魯發生8.0級強烈地震,造成至少510人死亡。
2007年9月12日,印度尼西亞7.9級海底地震造成1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國內部分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河北省唐山市發生7.8級強烈地震,同日18時45分,距唐山40多公裏的灤縣發生7.1級地震。地震發生在壹個人口稠密、損失嚴重的工業城市。死亡人數達到24萬。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除黑龍江、吉林和新疆外,中國各地均有不同程度震感,甚至泰國曼谷、越南河內、菲律賓和日本也有震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自建國以來記錄的最大地震,直接受災嚴重地區達到10。
10,2010 4月4日上午,青海省玉樹縣發生兩次地震,最高震級為7.1級。截至4月25日下午17時,玉樹地震已造成2220人死亡,70人失蹤。
火山,包括火山爆發和爆發後由塵埃引起的其他災害。
國際部分
5438年6月+2002年10月,意大利南部西西裏島的壹系列地震引發了埃特納火山的大規模爆發,迫使當地官員關閉學校並改變交通路線。國際空間站的機組人員可以觀察到疫情。
2005年2月15日,俄羅斯東部半島上最大、最活躍的克柳切夫斯克火山突然噴發並加劇,導致當地政府將火山警報提升至最高警戒級別。這座火山噴出的熔巖導致艾爾赫爾曼冰川融化,融化的水在火山底部形成了壹條河流。
2008年5月2日淩晨,已經9000年沒有噴發的智利柴騰死火山突然噴發。噴出的煙柱高達1.2萬米,在距離火山200多公裏的蒙特波特市可以清晰地觀察到。由此產生的火山灰影響了鄰國阿根廷。
噓
2010年3月20日,位於冰島雷克雅未克以東125公裏的南亞菲德拉冰蓋上的艾雅法拉火山開始了自190年以來的首次噴發。這次噴發形成了壹條500米長的裂縫,並產生了壯觀的熔巖噴發。天空中漂浮的火山灰導致歐洲許多機場相繼關閉,造成巨大損失。
國內部分
規模小,無人問津。
全球變暖、外來物種入侵、部分物種消失、區域生態變化等。
例如,2010年夏天,上海遭遇了多次40度以上的高溫天氣,為60年來最高。
自然災害是天災還是人禍?這是壹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