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甲午戰爭時,張本政結識日本特務高橋騰兵衛,在高橋開設的酒店裏當雜役和“管理財經”。後隨同高橋遷往威海和煙臺。1896年與日本經營海上運輸業。1901年獨立租兩艘日本輪船,在煙臺開設政記輪船公司,自任經理,航行於威海、煙臺、龍口、天津、營口、大連、旅順、安東(今丹東)等地,從事海上運輸經營。
日俄戰爭期間,張本政的輪船為日本運輸軍火、糧秣等軍需物資。戰後,日本當局通緝俄國通事、經營船行的張德祿為俄奸。張本政趁機將其兩艘船低價購進據為己有,發展海運,他的公司平均每年增加輪船3~4艘。1920年,他將煙臺政記輪船公司改稱政記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自任總經理,擁有10萬個股份,集資1000萬元(時幣),輪船達21艘。他除在黃、渤海沿岸經營外,航線還達到香港和日本的港口。後在大連、安東、青島、龍口、天津、上海、香港、廣州等地設分公司。1931年始,每年購進1艘4~5千噸的輪船,遠航到南洋等地。到極盛時期,他擁有輪船32艘,總噸位近5萬噸,雇用日籍職員130人,中國船員1500多人。太平洋戰爭期間,他的公司先後有14艘輪船因運送日本軍火物資被盟軍飛機、潛艇擊沈,有的輪船船員全部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