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組織作弊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1.高考期間,不法分子經常在網上發布“助考”信息,聲稱可以為考生提供考試試題和答案。
2.在高考等國家教育考試中組織考生作弊,向考生提供試題、答案,銷售、使用無線作弊器材,都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二,參加考試不是捷徑,而是“絕境”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學,想盡辦法給孩子找“門路”,甚至找“槍手”替孩子考試。結果人和錢都空了,後果很嚴重。
第三,僥幸參加手機考試作弊,毀了自己的前途。
1.現在智能手機的使用非常普遍,壹些考生經常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搜題、翻譯等功能輔助學習,提高效率。
2.但是,如果妳考試用手機作弊,那妳就打錯算盤了,妳比妳聰明。
第四,認準官方標誌,不要相信“小道消息”
1.每年考前,網上都會有很多關於考試的信息,各種信息魚龍混雜。
2.壹些個人或培訓機構為了吸引眼球,借機註冊“山寨”公眾號,傳播非官方來源的“小道消息”,謀取利益。
5.不要相信虛假宣傳,謹防上當受騙。
“保底考試”、“命題專家”授課、保證“壹次性通過”等口號和招生廣告不同程度存在誇大宣傳、虛構師資、價格欺詐、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
第六,網絡詐騙要區分高考答案不能購買。
1.每年都有不法分子在網絡平臺或交流群兜售所謂的“高考真題”、“絕密答案”,標榜“準確率極高”、“違約退款”等誘人信息,以“預付款”為名要求用戶提前支付。
2.還有的以傳輸“樣本試卷”為名,向用戶電腦或手機發送病毒,獲取用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