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泄露個人信息違法嗎?

泄露個人信息違法嗎?

這是違法的。作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會接觸到公民的個人信息。以警察為例。警察在工作中會接觸到大量的個人信息。如果警察泄露了公民的個人信息,導致公民精神或經濟上的損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泄露個人信息的行為層出不窮,但人們不禁要問,泄露個人信息是否違法?容易造成當事人的損害和嚴重的財產損失。泄露個人信息可能涉嫌違法犯罪。法律對個人信息的泄露也有規定,超出法律規定的範圍就是違法的。下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和我壹起去看看。

1.泄露個人信息違法嗎?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泄露他人身份證信息屬於違法行為。

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取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0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有前兩款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二、個人信息的泄露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搜索個人信息,收集成冊,以壹定價格賣給需要購買的人;

2、酒店住宿、保險公司、租賃公司、銀行辦證、電信、移動、聯通、房產、郵政部門等需要實名登記身份證件的部門和場所,個別人員利用登記的便利泄露客戶個人信息;

3.個別非法打字店、復印店利用復印打字的便利,將個人信息存檔,裝訂成冊,對外出售;

4.以各種“問卷調查”的名義竊取他人個人信息。他們聲稱,只要在“調查表”上填寫詳細的聯系方式、收入和信用卡信息,並進行簡單的“打勾”調查,就可以獲得不同獎項的獎品,以此誘導人們填寫個人信息;

5.在彩票正反面填寫姓名、家庭住址、聯系方式,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6.在購買電子產品、車輛和其他物品時,個人信息被現有企業填寫非正式“售後服務表”的人使用;

7、超市、商場通過郵件向群眾傳遞免費申領會員卡時的信息,通過個人泄密。

三、利用個人信息從事五類違法犯罪活動。

1,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新型非接觸犯罪。比如2012年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發生大量電話詐騙案件。不法分子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家庭成員信息,打電話給學生家長,謊稱其在校子女被綁架或突發疾病,要求緊急匯款進行搶救或醫療,從而實施詐騙。

2.直接實施搶劫、敲詐勒索等嚴重暴力犯罪活動。比如2012年初,廣州就發生了壹起惡性案件,犯罪分子根據個人信息冒充快遞員,直接上門搶劫,導致戶主壹死兩傷。

3、實施非法商業競爭。不法分子打著信息咨詢、業務咨詢的幌子,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收買客戶,打壓競爭對手。

4.非法幹預民事訴訟。不法分子利用購買的公民個人信息,介入婚姻糾紛、財產繼承、債務糾紛等民事訴訟。,給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5.擾民。不法分子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後,通過網絡人肉搜索、信息曝光等方式騷擾民眾生活。比如2011,北京發生了壹起案件。由於分手後的壹次口角,閆前男友在網上曝光了自己的個人私照,給閆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這是違法的。是否違法要看是否超出了法律規定的範圍,符合犯罪的條件才算違法。隨著互聯網等手段的增多,泄露信息的人越來越多,損失也是巨大的。保護個人信息刻不容緩,但也需要個人和法律的保護,以滿足保護個人信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