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今年中國留學回國人數預計將超過60萬人,將明顯超過今年出國留學總人數。報告顯示,54.8%的海歸主要看重國內經濟形勢的發展,超過40%的人認為家人朋友都在國內,所以選擇回國發展。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表示,留學回國人員數量的增加主要是因為良好的工作機會和國際化的薪酬。
王說:“海歸從中國回國的現象非常迅速。目前從回國情況來看,銷售、市場營銷、R&D是最受海歸歡迎的工作。特別是,他們在國外接受了專業培訓,與國內全球化融合的需求成為海歸就業的亮點。"
壹股留學回國潮正在形成。教育部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出國留學人數與回國人數之比從1.46下降到2016年的1,出國留學人數與回國人數的“逆差”逐漸縮小。此外,啟德《2016年中國留學市場盤點報告及2017年展望報告》預測,留學回國人數大於留學人數的拐點,或將在五年內出現。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此表示贊同。他說,未來幾年,出國留學和留學回國人數有望由負轉正,實現“順差”。
熊丙奇說:“這在未來幾年內是完全可能的。幾年前,中國出國人數正以20%的速度增長。2012左右,回國的海歸人數大增。2017畢業後,這些人開始回來了。我們可以看到壹個顯著的事實,隨著留學生數量的增加,海歸的數量也會相應增加。從下壹年開始,疊加的留學回國人數可能會超過當年的留學人數。”
門檻低、好學、好就業的商科成為留學主流專業選擇。
在留學方面,報告指出,商科、管理學和金融經濟學仍受海歸歡迎。教育部數據顯示,2015年,有41.2%的留學生打算出國讀商科,選擇工科、理科、社科的留學生比例分別為16%、13%、7%。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車偉民表示,海歸紮堆創業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要求和專業門檻。
車偉民說:“社會科學和工商管理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它的就業門檻或者說學習本專業的門檻低,學習成功率高。國內很多學校也有商科和人文社科專業。對於回國的留學生來說,恐怕會面臨很大的就業壓力。”
還是要“練力學”理性看待從留學生到留學人才的留學回國熱潮。
隨著留學回國人數的激增,留學回國人員與國內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將更加激烈。但根據《2016中國留學發展報告藍皮書》顯示,海歸就業難的問題並沒有明顯增加。85.9%的海歸能在半年內找到工作,68%的海歸能在三個月內找到工作。
我們還應該看到,報告指出,隨著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移民政策的收緊,留學生畢業後很難留在留學國家繼續發展;在美、英、澳留學的學生占56%以上,這也是海外留學生回國的原因之壹。熊丙奇表示,理性看待留學回國熱,不僅要從數量上擴大人才,更要從質量上引進人才。?
熊丙奇說:“這不僅取決於頭的數量,也取決於結構。妳就當是“三分之三”吧,可能三分之壹是曾經的精英留學,三分之壹多壹點是中等水平的留學,另外三分之壹是低端留學,或者垃圾留學。按照這種結構,後三分之壹很難在國外找到工作,只好回國。中間的三分之壹大部分回了中國。在真正的留學精英面前,回國的人還是很少的。權威調查顯示,現階段留學回國人數只占10%到20%,這是核心問題。”
近年來,對急功近利的過度追求和商科的集群化逐漸改變了留學的味道。商科留學生不壹定能成為大企業家,但很多都是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當上了董事長。留學的動力不應該只是敲門磚,更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