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是指對心理適應出現問題的求助者,運用心理學方法尋求解決的過程。需要解決問題並前來尋求幫助的人稱為來訪者或客戶,提供幫助的顧問稱為咨詢師。
來訪者通過語言、文字等交流媒介講述、詢問、討論自己的心理不適或心理障礙。在他們的支持和幫助下,通過討論找出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進而尋求擺脫困境、解決問題的條件和對策。
為了恢復心理平衡,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進身心健康。這是羅傑斯倡導的壹個學派。它的基本假設是,我們有能力了解自己的問題,也有解決問題的資源。所以作為咨詢師,壹定要關註來訪者本身有建設性和健康的壹面。
以來訪者直接面對的真實場景為咨詢重點,重視來訪者對自己的感受。咨詢的目標是讓來訪者通過觀察自己來成長和提高,不需要咨詢師過多的幹預和指導就可以做出改變。咨詢師需要給予的是理解、真誠、支持、接納、關系和正面評價。
行為主義心理咨詢以學習理論和行為治療理論為基礎。它認為人的問題行為和癥狀是由錯誤的認知和學習引起的,主張心理咨詢應著眼於來訪者當前的行為問題,關註當前壹種特殊行為問題的學習和解決。
促進問題行為的改變和消失或新行為的獲得。行為主義的創始人是華生,但對心理咨詢影響較大的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和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