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如何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如何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

什麽是厭學?顧名思義,厭學就是厭學。具體來說,厭學是指學生主觀上對學校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和冷漠,客觀上表現得很明顯的行為。

那麽厭學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呢?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心理咨詢的案例:

瀟湘男,14歲,初壹。

父親主訴:2009年6月,我找了個不去上學的理由,提到在學校惡心嘔吐。去醫院驗血做b超,2008年6月+2月離家1天。據說父母搶了我的書包(父母半信半疑)。這壹天我到處去找,爸媽著急,晚上就回去了。但他就是不去。目前孩子說不想上學,壹直待在外婆家。目前,在家人聊天中,他得知孩子在離開前幾天自殺了。(他喝了溫度計和食物幹燥劑裏的水銀)他說他以為自己會死。孩子從小就很安靜,性格內向。上個星期,他不小心帶著孩子去了姑姑家,孩子沒回來,說老姑姑有家的感覺。現在孩子住在姑姑家,每天心情都很好

家庭教育:父母離異7年,孩子壹直隨父親生活。父親再婚4年,家裏沒有其他孩子。在撫養孩子的方式上,他們比較極端,經常體罰恐嚇,但也溺愛,盡量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

從以上家庭教育中的行為錯誤:1,說教;2.恐嚇

評價結果: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情緒逐漸由恐懼轉為厭惡,在長期的消極狀態下,逐漸產生了不適應感。

治療策略:

1.家長、學校、學生要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盡可能消除陌生感,調節情緒,激發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2.* * *討論並設定學習目標,知道學生根據自己的現狀調整期望值,設定子目標,通過完成任務不斷增強自信心。

3.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找出適合的學習方法,逐步培養學習的自我管理和調節能力。

通過咨詢案例發現,青春期的孩子厭學,表現為學習效率低。雖然他們有時候很努力的學習,但是效果並不好,覺得學習很枯燥,沒有興趣。如果父母不督促,他們很少主動學習,不主動涉及其他學習內容,學習時感覺很累,完成某項學習任務需要物質激勵,經常幻想自己有多成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很少找出原因,花在電視、電腦、娛樂上的時間比學習上的多,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不提前做計劃。

為什麽有些學生厭學?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家長或老師不切實際的要求:要求過高的後果是孩子很可能害怕失敗,進而導致失去上進心,缺乏學習動力。尤其是當父母采取強硬專制的手段時,孩子會以壹種逆反的行為來報復父母或老師的不公。

2、要求太低或放縱:大部分孩子是帶著新鮮感入學的。如果家長此時對孩子要求太低,整天忙於自己的事情,忽略了孩子入學後的心理變化。孩子壹旦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就會認為學習太辛苦而失去興趣和動力,自我效能感降低,隨之而來的就是厭學。

3、家庭問題嚴重:生活在經常發生糾紛的家庭,孩子會全神貫註,無暇顧及功課。由於缺乏安全感,家庭爭吵,高度緊張,焦慮的孩子對學校再也提不起興趣。

4、孩子自身問題:孩子心理發育不成熟,雖然孩子智力水平正常,但社會適應能力差,幼稚,缺乏積極進取精神;缺乏自信,孩子壹開始對學習很感興趣,充滿信心,但孩子的創造力和不尋常的行為往往被保守、刻板、只註重成績的父母所壓抑,所以孩子無法為自己的獨特性和創造力而自豪,反而會覺得自己無能,自暴自棄。

5.在校問題:學習負擔太重;學校生活太緊張,學校紀律太嚴格死板;孩子們在學校經常被羞辱。

所以青春期是孩子矛盾的凸顯期。理解和接納孩子,家長要保持平和的心態,用積極的心態、科學的知識、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讓孩子平穩順利地度過青春期。

天水冠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秉承“關註青少年心理健康,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文化理念。擁有專業權威的心理學專家團隊,包括心理學博士生導師和研究生。其中,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3名,三級心理咨詢師3名。]

【電話】:8234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