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心理咨詢中的“邊界”問題

心理咨詢中的“邊界”問題

“邊界”這個詞的內涵是積極而豐富的,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守邊不越界幾乎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對“邊界”這個概念的理解,可能是小學壹年級同桌的“三八線”。咨詢的最初幾年,我對邊界和設定的理解和感受都不是很清楚。隨著案例越來越多,我對咨詢中涉及的邊界問題有了更多的理解。

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需要互相溝通嗎,應該留什麽聯系方式?

手機號、微信、微博、Tik Tok等等,我們有很多社交方式。因為我在高校工作,大部分來訪者都是通過官方預約咨詢的。只有當我在探視時出現嚴重的心理危機時,我才會主動告訴探視者我的私人手機號碼。我會和來訪者討論什麽時候以及為什麽我能和他們取得聯系。我壹般會拒絕加訪客的微信,我會和他討論並解釋這樣做的原因:社交app裏有大量雙方的私生活。

在校園或者其他公共場所見面要不要主動打招呼?

壹般來說,我會在咨詢的瞬間和來訪者討論這個話題,尤其是註意到有泄露了特別咨詢信息的來訪者,我會主動提起“如果妳在校園裏遇到我,妳會怎麽樣?”,見面後我們再討論會很默契的。如果我們在可以討論之前就在公共場合見面,我會把主動權交給來訪者。當來訪者向我打招呼或回避我時,我會積極配合。

遊客可以接受禮物嗎?

學生的淳樸和熱情有時候很難抵擋,但如果遊客送禮物,就不能和普通學生相提並論了。我剛入行時,毫無經驗。寒暑假過後,我就開學了。我去的時候,經常會帶壹些特產。見過小袋的花茶,黑米,巧克力,盆栽,自制的湯圓,都收過。現在回想起來,並沒有特別愧疚的感覺。在來訪看來,這是對我幫助的回報,也是壹種友誼。如果我不接受,會讓他們不安,甚至不舒服。我專門就送禮這個話題申請監督,監督告訴我壹個標準:不超過50元。隨著我對咨詢設置和邊界的清晰了解,送禮物的來訪者少了很多。

在壹個特例中,她給我的禮物是壹件t恤。經過幾輪溝通,我接受了。她給我看了淘寶的購買記錄,我看到價值65元。我還送了她壹套睡衣。她太需要我們的關系了。畢業後她壹直和我保持聯系。現在是壹種很舒服的交流狀態。

妳能和來訪者交朋友嗎?很多訪客會在大學畢業後找我加微信,會叫我“姐姐”或者“做朋友”,但我壹般都會拒絕。我告訴來訪者,根據道德準則,在咨詢和探視關系結束五年之前,不能有咨詢和探視以外的關系。這樣的規矩和花言巧語他們不買賬,但也比不過我的堅持。我會給我的手機號碼,畢竟妳可以用它聯系我。

下班後怎麽回短信?

只要不是迫在眉睫的危機,我壹般會在工作時間回復。總是立即回應也是壹種糟糕的鼓勵訪問的同理心,或者是壹種不合理的邊界理解。

未完成的問題需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