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如何理解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如何理解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中美關系的“新”在哪裏?這體現在演員是新的,即中國不是歷史意義上的傳統崛起國,美國也不是傳統守成國。中國不尋求挑戰現行國際秩序,而是成為國際體系建設和完善的參與者和貢獻者;美國不尋求遏制中國的發展,而是要創建壹個更加包容、開放、有代表性、合法、公平和權威的國際體系。

其次,它反映在當前新的國際形勢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中美兩國形成了“妳中有我”、“我中有妳”的高度依賴關系。中美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2012年,中美貿易額創歷史新高,達到近5000億美元。美國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和中國最大的外資來源國之壹。文化多樣性和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中美深層次、多領域交流顯著加強;國際安全面臨復雜多樣的挑戰,中美不可能單獨應對,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因此,中美兩國不僅有著緊密的利益聯系,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正是因為中美建立了相同的利益意識和相同的人類命運意識,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才具備了基礎條件。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中美需要為建立新型大國關系而不懈努力;

第壹,超越歷史命運的詛咒,建立和諧共處的模式。從歷史上看,傳統的大國崛起模式意味著戰爭。壹個崛起的大國和壹個守成的大國之間的關系總是緊張而多疑的,“大國政治的悲劇”困擾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但如果沈溺於歷史經驗,人類就會陷入循環,無法前進。正如奧巴馬總統2009年在開羅大學的演講中指出的,“如果我們選擇被過去束縛,我們將永遠無法前進。”幸運的是,中美兩國領導人拒絕歷史重演,願意做歷史的創造者。

二是超越零和博弈思維,探索互利共贏之路。“妳贏我輸”的零和博弈思維,曾經是傳統權力轉移的不二法則。但是,在高度相互依存的國際環境下,只有讓別人過得更好,我們才能過得更好。尋求零和博弈的完全收益不僅難以實現目標,還會傷害自身;

三是超越意識形態差異,拓展知識面。意識形態的形成是歷史性的,是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意識形態也是民族的,沒有普遍的固定範式。傳統的以意識形態劃線的思維已經完全不適應時代的需要。相反,擴大國與國之間的知識面,有助於消除誤解,化解矛盾,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

四是超越發展道路,規劃人類進步的未來。道路的選擇主要基於國情和歷史因素。不同國家的發展道路因國情不同、歷史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化傳統不同而具有特殊性。“生在淮南的是橘子,生在淮北的是橘子。”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應該摒棄發展道路之爭,從各自國家的國情和人類進步的角度來規劃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