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範村級財務收支行為,加強對村級資金管理和使用的控制和監督,確保村級集體資金真正用於為民辦好事,牛街鎮自2002年起對村級財務實行村賬鎮制。
牛街鎮對村級財務實行村賬管理制度,有效規範村級財務收支行為,加強對村級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督,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
村委會財務由鎮農經站管理,資金歸村委會所有,必須用於村委會事業,優先保證村領導、黨支部書記等幹部報酬、村委會辦公經費和村級公益事業。鎮政府補助村委會的各種資金,村委會向上級部門爭取的資金和群眾自願捐款籌集的用於公益事業建設的資金,都要納入鎮農經站村委會的賬戶後才能列支。村委會用鎮裏提供的現金賬本記錄資金的收支。同時,進壹步明確了資金審批權限。村委會100元以下的開支,由支部書記或主任審批;100元至500元的支出,在征得掛鉤領導同意後,由支部書記審批;500元以上的支出按鎮黨政班子成員經費審批權限報鎮領導審批。為保證村賬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該鎮成立了監督辦公室,定期檢查村委會的資金支出情況;二是制定了9項違規處罰措施,對違規行為進行了嚴肅處理;三是要定期公開,每個村委會的財務收支情況每季度在村務公開欄公布壹次,接受群眾監督。
通過實施村賬管理制度,明確了資金審批權限,規範了村委會財務管理,加強了對村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督,用有限的資金保證了更多的事情。比如全鎮村民小組長、支部書記的報酬是有保障的,每個季度都能按時發放。以前幹部報酬沒有保障,拖欠幾個月甚至壹兩年的現象沒有了。村賬由鎮管理後,村委會幹部用鎮政府打印的收據向村民收取土地承包款等費用,收取的錢全部上交鎮農經站管理賬戶,讓群眾放心。村級集體資金收支管理的規範化,也有力地保證了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真正落到實處。2001年,該鎮向農民收取的人均土地承包費由40元下降到2002年的28元,下降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