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畢業生就業辦公室或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是各種就業信息匯集的地方。在畢業生就業過程中,會及時發布相關需求信息進行就業指導,學生本人也可以就相關問題進行咨詢。高校畢業生就業辦公室或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是用人單位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他們提供的信息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具有明顯的優勢,並具有以下特點:
1.針對性強。壹般用人單位在掌握了學校的專業設置、生源、教學質量等信息後,才會向學校發出需求信息。這些信息完全是針對該校應屆畢業生和在校學生的,針對性很強。
2.可靠性高。為了對廣大畢業生負責,學校的就業部門在向學生發布用人單位給出的需求信息之前,首先要對就業信息進行審核,確保信息的可靠性。
3.成功率高。壹般畢業生只要符合要求,善於把握自己,供需雙方面試得當,就能簽下協議,成功率很高。
第二,通過各級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獲取信息。
教育部成立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各地也成立了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這些機構的壹項重要任務是與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交流信息,提供咨詢服務。
第三,通過新聞媒體獲取信息。
每年大學生畢業季,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新聞媒體都會發布壹些就業信息,比如“大學生就業”,每期都會發布不同數量的招聘信息,並開設“職業指導”、“政策咨詢”等欄目,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指導。
第四,通過社交網絡獲取信息。
1.朋友和家人。這些人對畢業生的就業相當關心,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向,與社會有很多聯系,所以他們可以從不同的渠道帶來各種用人單位需求的信息。
2.專業老師。因為本專業的老師比普通人更了解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和範圍,更了解壹些對口單位與校外科研院所、企業、公司合作開展科研項目和教學活動的人才需求信息。畢業生可以通過專業老師獲取這些企業的就業信息,不斷補充自己的信息庫,可以直接找他們做推薦人或者推薦人。
3.校友。校友提供的職業信息,最大的特點就是貼近人才市場尤其是本專業畢業生的供求關系,貼近他們在具體行業的實際工作和發展。近幾年畢業的校友,對職業信息的獲取、比較、選擇、處理的經驗和個人的求職競爭經驗更多,比壹般的純職業信息更有價值。
5.通過無形市場獲取就業信息。
很多求職網站在網上發布求職信息和招聘信息,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雙向交流和選擇。
六、通過各種類型的“人才交流會”、“供需見面會”獲取信息。
這些“人才交流會”或“供需見面會”有的是學校主辦的,有的是地方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組織的。因為是供需雙方的見面會,不僅可以掌握很多就業信息,還可以當場簽訂協議,相對簡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