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
廈門-漳州跨海大橋(又稱漳州灣跨海大橋)於2013年5月28日正式投入運營。起於在建的廈蓉國道(廈蓉高速)(漳州臺商投資區海滄交界處),經漳州臺商投資區漳州海門島跨越九龍江,止於漳州龍海後宅,與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壹級公路、趙胤疏港高速相連,跨海而建。
廈漳跨海大橋將按照標準的六車道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總投資49.86億元,由漳州、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廈門、福建高速公路公司共同出資,占比20%、40%、25%、15%。
廈漳跨海大橋全長9.33公裏,其中橋長約8.555公裏,路基寬度33.5米,跨海大橋寬度33米(不含布索地區),設計時速100公裏。自南向北由平海立交、南支主橋、海門島立交、北支主橋四個主體工程組成,分為五個標段進行施工。
其中,北汊主橋為工程主體工程,長1.290米,主跨780米,可滿足3萬噸級船舶安全通航。為雙塔雙索面五跨連續半浮斜拉橋,主跨在同類橋梁中排名全國第六,世界第九。
廈門-漳州跨海大橋於2008年6月165438+10月17日正式開工建設,2006年5月28日竣工投入運營。廈漳跨海大橋的建成,將串聯招商局漳州港區和海滄港區,實現貨運快速到達。張海大橋項目總投資為51億元。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該橋已完成總投資1.95億元,占總投資的38.2%。大橋建設以來,各項工程穩步推進。2009年5月完成棧橋施工,隨後開始橋梁施工流程。主橋、引橋、立交施工全面展開,水下施工逐步向水上施工轉變。橋梁結構逐漸露出水面,橋身在海上逐漸成型,形成了橋墩高高聳立,跨箱梁相連成橋的壯觀景象。
2011春節前完成下橫梁施工。2012年底,227米高的鉆石索塔矗立在海中,成為廈漳海域又壹標誌性建築。
用“串冰糖葫蘆”把橋串起來
為了讓這兩座227米高的索塔“橫平豎直”,工人們也花了不少心思。太陽的照射和強風引起的溫度變化可能會使正在施工的索塔變形和彎曲。為此,施工人員變成了氣象學家,每天記錄日照和風力數據,紅外棱鏡系統測試控制也被應用。
集美大橋施工中采用的先進技術“節段預制懸臂法”也被應用到廈漳大橋引橋的施工中。位於趙胤港區的制梁廠生產了65,438+0,300多根箱梁。之後通過“串冰糖葫蘆”的方式將箱梁串到橋上,形成橋體。
資料顯示,全橋共鋪設1441樁,322個橋墩,4個主塔,296根斜拉索,鋼筋115000噸,混凝土68.7萬立方米。
各種數據
該橋自北向南由北支橋、海門島立交及收費服務區、南支橋、平海立交四部分組成。大橋全長12.9公裏,比海滄大橋長近壹倍。主橋長9.33公裏,主跨780米,兩端引橋長2.5公裏。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65440。
大橋的設計充分考慮了通過廈門港船舶的需求。北支凈高53米,航道凈寬≥140米,可容納3萬噸級集裝箱船舶。南支凈高近40米,航道凈寬≥220米,可通行5000噸級船舶。
大橋主體為雙塔斜拉橋,南汊為連續鋼結構,跨度70米。雙向六車道,橋面行車道寬度33米,海門島至龍海大橋外側設置寬度2.0米的人行道,橋面寬度37米。設計行車速度100 km/h,雙索面連續半浮式雙塔斜拉橋,可滿足3萬噸級船舶安全通航,在同類橋梁中排名國內第六、世界第十,已成為漳州灣的標誌性建築。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