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新指出,中國城鄉住房建設體系基本實現了“十壹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城鎮化快速推進,2009年城鎮化水平為46.59%,比“十五”末提高3.6個百分點。
2009年末,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約30平方米,農村居民住宅建築面積33.6平方米,分別比2005年增長15%和13%。
十壹五期間,完成北方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65438+6700萬平方米。
預計今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汙水處理率將分別達到72.5%和75%。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條件和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全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6.7平方米。200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8.3平方米,增長了4倍多。
住房質量、住房完好率、配套設施、環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中國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32.4平方米,也增長了4倍多。
從無到有,中國的房地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住宅和房地產的快速發展,也出現了壹些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
集中表現在房價太高,漲得太快。
姜偉新指出,明年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
進壹步強化各項調控措施的落實。
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在更大範圍內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姜偉新表示,明年將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制定和實施城鎮體系規劃,合理確定城鎮布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互補協調發展。
積極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向農村延伸,讓農民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
延伸閱讀:住建部: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8平方米以上。
2009年9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戚跡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到2008年底,全國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28平方米以上,是1978的4.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