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拉丁美洲,然後是亞洲。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壹定時期(通常是壹年)內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與同期平均總人口數的比值,以千分之壹表示。人口自然增長率非洲最高,壹般國家達到2%以上。
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排名:
非洲(2.8%)、拉丁美洲(2.2%)、亞洲(1.9%)、大洋洲(1.2%)、北美(0.7%)、南極洲(0%)和歐洲(-0.3%)。
根據2008年的數據,在230個國家和地區中,阿聯酋的增速居世界第壹,占比3.833%;黑山(Montenegro)全球第壹,為-1%;中國大陸世界排名162,占比0.501%;印度排在世界第86位,占1.758%。
數據擴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美人口增長速度緩慢,但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絕對人口在未來幾十年仍將增加。據預測,21世紀世界人口增長率將大幅降低,21世紀末世界人口有望實現零增長,穩定在10億左右,並逐漸減少。請查看世界各地的生育率列表。
中國的生育率從1990開始就壹直低於更替水平。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僅為1.22,1.18,抽樣調查顯示為2011和2065438+。由於性別比偏差,1.2的生育率意味著新生兒數量每壹代減少45%左右。
社會越發達,教育水平和養育成本越高,生育意願越低,婚齡和育齡越晚,不孕率越高,丁克和單身人口比例越高,生育率越低。人類發展指數(HDI,聯合國用來反映社會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數)和人均GDP都與生育率負相關。
從1980的全面放開二孩,恩施、翼城、承德、酒泉四個人口超過800萬的地區,但整體來看,2010的生育率只有1.52。
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但在1820之後,中國人口增長非常緩慢,在世界的份額從37%下降到1950的22%,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也從33%下降到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