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地震,壹位失去兒子的母親連續七天睡不著覺。在為她做心理治療時,母親壹直處於“流淚”狀態。她的眼淚沒有順著臉頰流下來,而是直接噴在了於東輝的臉上,這讓見過各種慘狀的於東輝嚇了壹跳。母親家境貧寒,丈夫肝硬化四年,家裏唯壹的孩子在這場天災中永遠離開了她。她覺得人生沒有意義,連續兩次自殺未遂。於東輝正在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心理治療。突然,母親砰的壹聲倒在床上,這嚇壞了於東輝,擔心她出了什麽事。於東輝急忙去摸母親的脈搏。當於東輝聽到毆打聲時,她松了壹口氣。母親累得睡著了。虛驚壹場後,於東輝大大松了壹口氣,這意味著心理治療取得了初步成效。
2.支持2012倫敦奧運會-賽前心理咨詢
受邀為廣州市殘疾人體育中心訓練基地,為國家硬漢隊隊員進行賽前心理輔導。在倫敦14殘奧會上,廣東省運動員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獲得12金9銀6銅,***10人以11次打破9項世界紀錄,2人兩次打破2項殘奧會紀錄,實現了廣東參加殘奧會以來的“金牌最多”和“獎牌最多”。
“羊城五胞胎”的媽媽小妮強笑著。
經歷了生五胞胎的喜悅和失去第四個孩子的悲傷,小妮在接受心理醫生於東輝的心理咨詢後,笑得很堅強。
4.於東輝心理咨詢——因生活壓力跳樓自殺的雙胞胎走出了心理困境。
對“雙胞胎父母跳樓”的反思羊城晚報訊60歲的劉舒和文怡夫婦跳樓自殺,留下壹對雙胞胎欣欣和亮亮(均為化名)。當年他們生了雙胞胎,現在孩子還這麽小。兩位老人為什麽忍心放棄?據他們的親屬說,劉舒和文怡死前曾尋求幫助,但不幸的是悲劇還是發生了。
該事件引發了對社區家庭服務的反思之聲。如何防止悲劇重演?有社會學家呼籲,政府應該將心理學家引入社區,服務類別應該更加多元化和精細化。……
父母因生活壓力跳樓自殺後,雙胞胎的心理壹直雲裏霧裏。經過於東輝細心的心理疏導,姐弟倆很快走出了心理陰影,迎來了更好的生活。
5.給癌癥女孩臨終關懷,幫助內疚的母親釋放壓力。
晶晶,19歲江門姑娘,喉癌。她是新海榕江門隊員的朋友。江門隊決定為晶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晶晶小時候父母離異,父親沒有好好照顧她。得知自己得了癌癥後,晶晶放棄了求生的欲望。被病魔折磨了半年,健康每況愈下的晶晶還活著,但精神狀態已經很差了。江門團隊希望於東輝的心理醫生能為晶晶做心理治療。
於東輝,壹位享譽海內外的港臺作家。
從1991至今,在臺灣省及香港多家知名出版機構發表個人專著40余部,獲得廣泛好評。在中國大陸出版了《放下》、《健康》、《從心開始》、《人的心靈管理》、《壹只烏龜的人生智慧》等40多本書,入選中國圖書網年度暢銷書排行榜,並以韓文出版。此外,他還接受過臺灣《小說世家》、《香港商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信息時報》、《鮑靜》、《明* * *》等數十家媒體的采訪。在《時尚與健康》、《皇冠》、《讀者》等雜誌發表過數百篇心理咨詢和各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