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器質性構音障礙是由於發聲器官形態異常,導致功能異常。
(3)功能性構音障礙是指錯構音處於固定狀態,但找不到構音障礙的原因,即構音器官無異常形態和運動功能,聽力處於正常水平,語言發育達到4歲以上水平,即構音已固定。(1)運動性構音障礙的病因常見於腦血管意外、腦腫瘤、腦癱、肌萎縮側索硬化、重癥肌無力、輕微腦損傷、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
(2)器質性構音障礙的常見病因有先天性唇腭裂、先天性面裂、巨舌癥、牙列異常、外傷引起構音障礙器官的形態和功能損害、先天性腭咽閉合不全等。
(3)功能性構音障礙可能與聽覺接受、辨別、認知因素、獲得構音技能的運動因素以及語言發育中的某些因素有關,大部分可以通過構音訓練完全治愈。臨床上多見於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構音障礙患者主要表現為發音不準、咬字不清、聲音、聲調、語速、節奏、鼻音過大等言語聽覺特征的改變,也就是說,言語模糊、流暢。嚴重的時候詞不達意,詞不是句,很難理解。最壞的情況,妳根本不能說話,也不能發出聲音。而構音障礙患者表達的內容和語法往往是正常的,理解別人的語言沒有困難,只是口頭表達障礙。構音障礙可以是患者的主要或唯壹癥狀,也可以是繼發的伴隨癥狀。
不同原因引起的構音障礙有不同的臨床特點,往往有特定的伴隨癥狀。上運動神經元損傷引起的構音障礙常伴有假性延髓麻痹的其他癥狀,如吞咽困難、飲水嗆咳等,並常伴有強哭、強笑等癥狀。下運動神經元受損引起的構音障礙常表現為吞咽困難,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肌源性構音障礙常導致軀幹和四肢肌肉無力或萎縮。小腦損傷引起的構音障礙常伴有肢體運動* * *共濟失調、肌張力下降、平衡不穩等癥狀。基底神經節病變引起的構音障礙可伴有肢體肌張力異常和不自主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