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脾氣會變得像個孩子,更加倔強和害怕,有些人甚至會感到焦慮。這在老年時期很常見,對於60歲退休的人來說可能性更大。
躁狂狀態的主要臨床癥狀是情緒高漲、思維逃避和精神運動性興奮。
精神狀態很高
病人是輕松的,快樂的,愉快的,自滿的,歡欣鼓舞的。
狂躁漫畫
看起來,好像世界上沒有煩惱。高昂的情緒往往是生動的,鮮活的,與內心體驗和周圍環境和諧的,有感染力的。患者常常自稱“樂觀主義者”、“極其快樂”、“生活充滿陽光,豐富多彩”。情緒反應可能不穩定、易怒,可能因瑣事或意見、要求得不到滿足而暴跳如雷,可能具有破壞性或攻擊性,部分患者在躁狂期可能出現短期的不良情緒。(很瘋狂,不只是興奮的說話,而是瘋狂,甚至大喊大叫,蹦蹦跳跳,她沒那麽嚴重)
思想的流動
病人的思維聯想非常迅速。與人交談時,他不僅回答迅速,還不時穿插壹些機智幽默,感染周圍的人,讓人感到十分輕松愉快。有的患者說話振振有詞,娓娓道來,表情極其豐富生動。有些患者壹次想太多東西,以至於無法連貫表達,醫學上出現了所謂的“語音連接”和“走神”現象。這個回答不合邏輯。聯想往往是從天上到地下,而不是從書本到繪畫。讓人非常輕松愉快的不是文字的廢話,主要是患者的情調。
看樓上那位,於是西瓜皮飛蟲說:
讓我給妳壹個簡單的標準。如果她能過正常的生活,除了有多容易激動,她就是正常的。如果她不能正常生活,壹直自說自話,完全不聽別人的話(比如跟她打招呼,叫飯她都很難理解),那很可能是心理或者神經方面的疾病,也就是需要找心理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