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關於德德全先生

關於德德全先生

祁德全,男,傣族,1958,梁河縣猛養鎮邦蓋村人。齊德全生長在葫蘆絲文化的沃土裏,從小就受到葫蘆絲藝術的影響。他年輕的時候就跟爺爺和叔叔學習葫蘆絲的性能和制作。年輕時,他壹邊在糖廠工作,壹邊虛心向縣、州、省的專業文藝工作者求教,吸收各方面的知識和營養。他憑著對葫蘆絲藝術的熱愛,潛心鉆研制作和演奏技藝,初步規範了制作步驟,為葫蘆絲音色的分類和葫蘆絲音域的拓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齊德全對葫蘆絲文化藝術發展的主要貢獻有:①規範葫蘆絲生產,不斷完善和創新葫蘆絲的分類和範圍拓展,總結出壹套葫蘆絲標準化生產的經驗。比如制作各種C、D調的葫蘆絲需要主管和副管多長,葫蘆絲的直徑有多大,主管的粗細,主管音孔之間的距離,制作的音高都是有分配和定義的。他把葫蘆絲的高音分為小G、小F、小bE、小C、小D;中音類分為:bB鍵和a鍵;低音分為:大G調、大F調、大bE調、大D調;,大c調,大bB調。齊德全在葫蘆絲的範圍延伸上也做了很大的探索和改進。他將傳統葫蘆絲的範圍從8 (4 6 7 1 2 3 5 6)擴大到65 438+0 (3 4 5 6 7 1 2 3 4 5 6),然後從65 438+0 65546。②培養了壹大批優秀的葫蘆絲生產者和表演者。2000年和2003年,德全分別在昆明和蒙陽創辦了“德全葫蘆絲藝術工作室”。他工作室的20多名工作人員都是他的徒弟,為葫蘆絲文化的發展註入了新的力量。

近年來,齊德全被雲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特邀為客座教授,無數人向他取經,其中包括來自日本、意大利、法國、美國等國家的200多名留學生。他培養的昆明學生阮,在2001中央文化部舉辦的“開展新人大賽”中獲得壹等獎。莫文君,德宏六年級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民族器樂比賽,演奏《竹林深處》獲金獎。培養了梁河昆明籍學生穆誌航、穆誌立兩兄弟(圖22)。2004年參加“全國56少數民族才藝大賽”,分別獲得雲南賽區和全國青年組二重唱金獎,等等。③他推動了家鄉葫蘆絲向專業化、標準化方向發展。齊德全在梁河芒陽創辦了“葫蘆絲藝術工作室”,不僅為芒陽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也促進了家鄉葫蘆絲的專業化、規範化發展。葫蘆絲民間制作團隊來到他的葫蘆絲藝術工作室取經。現在民間生產葫蘆絲已經走出了傳統的生產模式,走上了標準化、專業化的道路,生產出來的葫蘆絲遠銷國內外市場。(4)與有關人士合作編寫錄制葫蘆絲教程,發行葫蘆絲音樂專輯,並在各地演出,為弘揚葫蘆絲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齊德全等同事編著了中國第壹套葫蘆絲,八五有教程和VCD光盤,為葫蘆絲愛好者自學葫蘆絲提供了條件。近年來,齊德全擔任雲南省文化廳和廣播電視廳特邀葫蘆絲的領唱和獨奏,錄制了不同的音樂主題。多家音像出版社、音像傳播公司、唱片公司、臺灣省豐巢唱片公司、雲南省滾石唱片公司先後錄制出版了他的個人專輯,如《戴鋒魅力》、《深情八屋》、《竹林深處》、《發燒葫蘆絲》等。最近受中國上海天籟唱片公司邀請錄制葫蘆絲表演專輯《在那遙遠的地方》。

齊德全的葫蘆絲音樂CD已經響遍了中國的大街小巷,並遠銷國外。2006 5 4 38+0 9月,齊德全赴臺灣省、香港、澳門等地巡回演出民族文化和音樂。2003年5月隨國家文化代表團赴韓國參加“世界杯壹周年”東南亞文化藝術交流活動。5438年6月至2002年10月,齊德全回到家鄉,感恩家鄉,在梁河有著160多年歷史文化的“戴宮”,也是他成長的地方——南店舉辦了壹場“梁河情”。故鄉之旅”專場音樂會。音樂會再現了葫蘆絲的古老情緣,奏響了熟悉的旋律。古曲《幸運半桃》讓在場的人熱淚盈眶,是壹種復雜情感的混合!他舉辦的葫蘆絲音樂演出不計其數。2005年6月5438-10月,應美國文化部邀請,齊德全將與中國其他19民間藝術家壹起赴美,與美國主流文化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