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錦江金塔景點簡介:
金樓是碧江蘇家早年修建的圖書樓。它金碧輝煌,高貴典雅,因鑲嵌金箔而得名金樓。在當時,這是壹種身份的象征。乾隆年間,濃墨宰相柳永、淡墨宰相王文誌都曾入朝,與金樓主人下棋書法,風流韻事。
碧江(村)在歷史上是壹個繁榮的地方。鹹豐年間縣誌記載,碧江(村)鼎盛時有三萬多人,讀書多,是典型的儒家文化。當時,在順德,宏偉的建築是碧江。
幾經戰亂和運動,碧江古建築所剩不多,但最具代表性的黃金建築卻意外保存了下來。
金樓是碧江蘇家早年修建的圖書樓。它金碧輝煌,高貴典雅,因鑲嵌金箔而得名金樓。在當時,這是壹種身份的象征。乾隆年間,濃墨宰相柳永、淡墨宰相王文誌都曾入朝,與金樓主人下棋書法,風流韻事。
推薦1:金屋藏嬌的傳說。
金屋以黃金命名,但它以隱藏的美麗而聞名。相傳慈禧的教女、司法部長戴宏慈的女兒戴佩瓊嫁給了時任兵部尚書的蘇丕文。蘇丕文將戴佩瓊安置在金樓班都,每天晚上都有美茶添香,於是就有了金屋藏嬌的佳話。
建議二:三口井。
因為是作為書樓和木結構使用,小金樓有三口井:院子裏的井,正殿的井,頂上的藻井。
根據五行,木為火所燒,火為水所燒。院子裏和正廳裏的井主要是用來防火降溫的,而最上面的藻井直徑很小,上面刻著五只蝙蝠,寓意“五福將死”。
推薦3:巧奪天工的木雕
金塔二樓的吉雅(文學會客交友的地方)是整個金塔的精華。這裏的家具、木門窗、木屏風,大部分都是用細滑的紫檀木做的。經過刮磨,紫檀木表面光彩如鏡,紋理光滑,摸上去冰涼,從視覺和觸覺上都能感受到壹種深沈含蓄的美感。如果妳在上面貼上壹層金箔,壹旦進入這個房間,妳會有壹種華麗卻奢華的感覺。
然而,大多數遊客都沒有料到,金塔的精髓並不是耀眼的金色裝飾,而是匠心獨運的木雕工藝。仔細觀察門窗四周,妳會發現小小的方形空間,雕刻著世界,花鳥魚蟲,應有盡有,動物栩栩如生,植物巧妙逼真。難怪我們的導遊同伴告訴我們,單是這件木雕就價值連城!
推薦4:精致的陳設
金樓內有許多精致的裝飾,如跋床,比普通床寬得多,有兩個屏風,屏風之間供丫環站立服侍;比如八角窗向兩邊卷開,表示四面都是氣勢;比如古代的保溫設備,在兩層包裝之間填充棉絮,防止熱量散發。
推薦5:學者墨寶。
清中葉的碧江是儒學之鄉,讀書風氣濃厚。許多家庭的天井裏種上了桂圓和桂花,取了壹個爬龍借貴(桂花)的吉祥標誌。當時農村有個傳統“家無秀才,名從何來?”因此,知名文人備受推崇。蘇氏家族對書樓的奢華建造,也從壹個側面反映了碧江士人的地位。
正是因為這種學風,很多文人都在碧江留下了足跡。在金殿裏,妳可以找到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宰相柳永,“書畫皆美,人才寄於美處。”幾番佛寺花爭發,山堂壹夜滿月。"如當時嶺南著名文人張所言,"漢水之東有高臺,煙樹蒼蒼盼。老馬銅蹄訪北塔,少年同唱迎雄鷹。"
推薦6:碧江版《清明上河圖》
清朝道光年間,出生在第二啟蒙坡道上的蘇嘉之子蘇和作了二十四首詠,概括了碧江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並以此詠為線索,雕刻了壹面銅墻鐵壁,再現了歷史上繁華的碧江。
這幅碧江版《清明上河圖》長23.8米,高1.5米。上面畫的風景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建議7:百年老樹
新修復的金樓後花園雖然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二大,但散落在花園裏的花草樹木卻格外精致,從竹腹到金黃翠綠,從100年的龍眼到200年的紫薇和青絲,都見證著時光車輪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