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廣西的十萬大山在哪裏?

廣西的十萬大山在哪裏?

廣西十萬大山在桂西。

十萬大山東起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桂臺,西至中越邊境,分布在欽州、防城、上思、寧明等地。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長100多公裏,寬30-40公裏,總面積2600平方公裏,是廣西最南端的山脈。在欽州市,其西北部有10多萬座大山。山脈來自西南各族方城自治縣,在境內綿延20多公裏,猶如長城,與上思、永寧兩縣形成天然分界線。

十萬大山山脈的軸向地層主要是北翼的三疊系陸相砂巖、泥巖和礫巖、侏羅系砂巖和礫巖以及南翼的印支期花崗斑巖和花崗巖。喜馬拉雅運動受到花崗巖侵入的影響,花崗巖撓曲並形成重疊的單斜山脈。西北坡平緩,東南坡陡峭。山勢雄偉,脊線明顯。山坡上有兩個海拔700米和500米的古夷平面,是新構造運動間歇上升形成的。

十萬大山谷簡介:

1,明江:西漢東晉叫水侵,清代叫綠水。發源於十萬大山中的碾板山,流經上思縣,流量134公裏,河寬120-150米,河床深度2-3米,縣內總落差。

2.大寺江:發源於上思縣鞏崢鄉白吉村,屬十萬山河水系。流經上思鞏崢、欽州桂臺、大寺鎮等鎮,在大寺鎮老尖匯入茅嶺河幹流。全長69.3公裏,流域面積599.2平方公裏,其中欽州境內河道長度46.7公裏,流域面積455.8平方公裏。較大的二級支流是桂臺河。

3.平福河:平福河,又名托林河,起於王品,在王樂和邳江匯合處,流經上思縣,流量23公裏,控制雨水收集面積568平方公裏,為明江河支流。平福河由四條支流匯合而成:王樂河,發源於十萬大山的平龍溝,全長20公裏。

4.閆平河;閆平發源於十萬大山中的薯莨嶺,全長27.5公裏,集雨面積1,71平方公裏,年均流量6.34立方米每秒,總落差66.6米。流經王力、白河、關白、庫坦、上思、閆平、派格、定江、弗萊等村莊。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十萬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