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內參”,是指壹種參考性的內部信息傳播載體及其工作機制。在中國新聞傳播體系中,“內參”是壹種獨特的信息傳播現象,是中國新聞傳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還應該看到,“內參”是我們黨和政府領導下的重要治國手段,也是了解民意和現實的重要渠道。
《內參》的讀者主要是黨政軍領導,這就決定了它的傳播範圍雖小,能量卻很大。所以,要了解中國的政局和領導人的工作,就要知道“內參”機制;要了解領導者的思想顧慮、政治考量和領導風格,就必須知道領導者的“內參”指示。
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十分重視從已出版的作品如選集、手稿、年譜、傳記、回憶錄和回憶錄中“內參”。他們不僅讀《內參》,還把指導《內參》作為治黨治國治軍的有效途徑來推動工作。
由於“內參”往往涉及機密,目前相關檔案尚未完全公開,我們無法統計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中央領導閱批了多少“內參”。根據筆者對已公開的權威資料的統計,新時期中央領導人中,鄧小平是看“內參”種類最多的壹位;鄧小平也是閱讀和指導“內參”最多的人。
有四類“內部參考”:
壹是新聞單位定期報送的內部刊物。比如新華社每天發布的國內動態樣本,人民日報的群眾來信摘編和信息匯編專版,光明日報的情況反映,中國青年報的青年來信摘編,上海解放日報的情況通報。
二是中央和國家機關、軍事機關創辦的內部刊物。比如國務院信訪辦公布的人民來信匯總,中央軍委辦公廳信訪辦公布的信訪匯總,中央紀委公布的信訪簡報,財政部辦公廳公布的信訪匯總, 石油工業部辦公廳出版的《外事反映》,教育部辦公廳出版的《人民來信來訪匯總表》。
第三,領導人辦公室收到和提交的各界人士的來信。其中有外國人和中國科學家的來信,也有中國各界人士的來信;既有建言獻策,也有問題;既有要求執行政策的,也有要求平反冤假錯案的;既有老幹部家屬的要求,也有青年學生的抱怨,等等。
四是中央領導人之間的互閱。其他中央領導有時會閱讀出版物的相關內容,提出意見並閱讀。這種情況下,被調走的人也會看到“內參”的內容。
改革內參簡介:
宗旨:傳達中央改革精神,反映改革中的現實問題,收集整理民意,交流改革經驗,剖析典型事件,報道前瞻性的改革觀點和暫時不宜公開的建議,當好各級黨政幹部的參謀。
三大優勢:第壹,權威。《改革內參》創刊於1983,是在鄧小平等老壹輩革命家親自關懷下的中國第壹份,也是國家發改委主管的以改革為主題的秘密決策咨詢刊物。30年來,“改革內參”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幾代領導人的關註和指示,成為各級黨政幹部流傳最廣的中央級改革內參。第二,推進。本刊依托權威政府決策部門,匯聚國內壹流專家組,吸納國內外豐富信息資源,吸收前瞻性研究成果,為官、產、學、媒搭建交流平臺,洞察時勢,預測未來。第三,咨詢。關註社會敏感問題、改革熱點和難點,探索改革路徑,借鑒海外經驗,切中時弊,拿出對策,為各級決策者建言獻策。
五大亮點:壹是第壹時間介紹地方改革試點經驗;及時反映社會各界對改革的意見和要求;深入解讀中央政策和改革策略。第二,關註重要政策的前後;挖掘各類突發事件背後深層次的制度原因,提供公共政策的決策背景;對改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隱患進行預警。第三,探討中國改革的重點和短、中、長期目標;對全局性問題給出政治、經濟、社會綜合答案。第四,全面反映海外主流媒體、高水平智庫、知名人士對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改革的判斷和建議,重點報道海外和港臺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領域的新思維、新戰略、新趨勢、新變化。5.追尋古今中外的改革痕跡,多角度評價和介紹影響中國社會轉型的重大事件和關鍵人物,理性展示各方專家學者和各種社會思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