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王莽敵視匈奴和高句麗。王莽是著名的民族主義者。他上臺後,與匈奴關系緊張,將高句麗改為美句,以王江為侯。
第三,土地改革。壹對夫妻可以得到壹百畝地,土地收歸國有,人均收入100畝。所有占有更多土地的富裕鄉紳都將被無條件地交給窮人。
第四,廢除奴隸制。王莽非常痛恨奴隸制,禁止販賣奴隸。王莽有人生而平等的觀念,漢朝屬於半農奴制國家。王莽禁止販賣奴隸,是因為他違背了六合性貴的原則。
第五,克制休息,發展生產力。王莽規定,沒有工作的無業人員,每年要罰壹塊布,或者參加勞役。因為失業者是社會不穩定分子,為了保障社會穩定,必須減少難民數量,提高生產力。
第六,國企政策。酒、鐵、鹽部分歸國家所有,國家發行貨幣。以前有錢人可以自己賺錢,現在是國有,是以國有經濟為主題的宏觀調控市場的經濟手段。
第七,當局控制物價,禁止商家囤積商品,哄擡物價。這有點像現在的物價局,供大於求就按成本價買賣,供不應求就調價。
第八,保證金制度。經營和買賣農業生意的人可以向國家存款,國家收取1%的利潤。
第九,稅收。王莽向實業家和涉及買賣的貿易征稅,以調節物價和存款收入。
最後王莽立國為“新”,大概是受《三國誌》系列的啟發。玩過這個遊戲的人都喜歡舉著新王朝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