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明確指出,要加強精神衛生服務,充分認識加強精神衛生服務的重要意義。《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強精神衛生服務。《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加強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規範管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轉型,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由此引發的個體心理行為問題和社會問題日益突出,應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應大力發展各類精神衛生服務,建立健全精神衛生服務體系,鼓勵培育社會化精神衛生服務機構。依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積極引入社會工作者、心理專業人員等力量開展心理健康服務。
心理健康指導員是壹種特殊的能力培訓證書,類似於職業技能證書,主要針對技能培訓證書。從事相關工作還是需要有實踐能力的。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授予的社區心理服務指導師,也是這方面的技能認證。
5438年6月+2020年2月,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印發《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基層人員培訓方案》,明確指出要加強各級各類人員培訓並建立人才信息庫,重點關註基層人員心理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組織他們為當地提供心理服務。
2021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九部委聯合下發《關於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2021年重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為加強各部門、各行業的心理服務,要結合行業特點,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提供心理健康或社會工作服務。在村(社區)簡歷咨詢室或社會工作室;到2021年底,村(社區)完成率達到80%以上。
為積極推進社區心理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緩解社區心理服務人才短缺問題,提升社區心理服務專業化水平,助力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區工作委員會根據基層社會心理服務實際需求,整合國內多方心理服務等專家資源,啟動了“社區心理服務指導員”培訓項目。
社區心理服務指導員是依托城鄉社區開展社會心理服務的專業人員。他們以社區為主要服務領域,以社區居民,特別是困難群眾、老年群體、困境兒童、社區矯正人員、失獨家庭、社區戒毒人員等特殊社區群體為服務對象,提供心理科普、心理咨詢、心理援助、矛盾調解、危機幹預援助、社區心理文化活動等綜合性社會心理服務,以塑造自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