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低碳專業是大勢所趨。楊麗今年正在高考,他心疼自己的誌願:想報考環保專業,母親卻為這個專業的前景擔憂:“現在找工作這麽難,以後報考熱門專業競爭會更激烈。”楊力認為,走低碳路線必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就像當年的金融、計算機,都是時代需要的,這些專業只是熱門。現在這些行業的畢業生不是發展的很好嗎?”對此,北師大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教授醜明傑認為,發展低碳專業是大勢所趨。目前,中國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它是實現低碳和發展的最佳途徑。“沒有這方面的人才,我們怎麽發展?”仇明傑表示,有條件的高校應該投入力量和精力,承擔起培養低碳人才的責任。據悉,該院兩年前開設低碳經濟研究方向,每年招收研究生。據了解,教育部近日發布通知稱,我國擬針對互聯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等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高校本科教育階段開設相關專業。根據教育部通知,相關高校可根據自身師資隊伍和實驗條件等實際情況,積極申報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人才需求相關的新專業。“低碳”專業應運而生。據了解,北京大學今年新增能源與資源工程專業,中國低碳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5月15。北京聯合大學今年將繼續招收工業工程專業。在機電學院副院長程光教授看來,工業工程專業屬於“最正宗”的低碳專業。市場低碳人才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睞。低碳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低碳人才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睞。某招聘網站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汽車、環保、電力為代表的北京低碳行業的職位數比2月分別增加了11.8%、20.8%和8.2%,比去年同期分別增加了98.6%、107.3%和18。此外,在不久前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舉辦的“低碳企業招聘會”上,來自汽車、電力、環保等三大領域的40余家高科技、新能源企業提供了1000多個崗位,吸引了北大、清華等數千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北京某新能源技術研發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李賀表示,由於我國低碳環保人才教育起步較晚,這類人才數量較少,目前這些崗位的市場需求較大,基本屬於“僧多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