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城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街道現有企業110,初步形成了水產食品生產、機械制造、建材、化工塑料、造船五大經濟發展格局。臨城自然環境優越,資源豐富。被稱為舟山島最高峰的黃楊木尖山盛產“黃楊木尖芽茶”,曾獲國際巴拿馬銅獎和省“丁龍杯”銀獎。忻城和高楓的楊梅因其肉質細嫩、多汁、酸甜可口而廣受市場歡迎。長治梭子蟹、南美白對蝦、美國紅魚等知名水產品,貨真價實,暢銷海內外。在傳統農業向發展農業轉變的過程中,蔬菜、雞蛋、淡水魚、水果、糧食、海鮮、花卉等農副產品基地已經建立並初具規模。
臨城新區作為舟山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規劃超前,布局合理,在規劃區內形成了“四橫六縱”的交通樞紐,新區的規劃註重人與環境的和諧統壹。2001新區開發以來,速度驚人。大部分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成,大部分市政工程已經開工。市政府、市公安局、城建、財稅、海關、水國網等市級機關搬入新城辦公,桂花城、中央帝都、中央花城、金鳳花園等優質樓盤相繼落成。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浙江。浙江國際海運學院、南海實驗學校、舟山中學、舟山第壹小學、舟山第二小學、舟山第壹小學已落戶臨城。舟山體育館、舟山醫院、舟山圖書館也相繼搬遷至臨城。銀泰百貨、樂購、大光明影院等大型商業中心,喜來登、財富君庭等國際知名酒店也相繼搬入臨城核心CBD區域,高層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新地標舟山第壹高樓——港口國際大廈也正在建設中。壹座新的現代化城市正在崛起。棗莊市薛城區原名臨城,相傳為漢代王林建城(史書無此記載),緊鄰歷史悠久的古薛城。事實上,北魏黃興二年(公元468年),臨城(城址靠近歷史悠久的古薛城)即設立永興郡。事實上,北魏黃興二年(公元468年),臨城設立永興縣,臨城真正成為重鎮,是因為明朝在這裏設立了臨城驛站。明洪武二年(1369),滕誌縣令薛主持臨城郵局(位於北臨城小學),是當時京寧路上的重要郵局之壹。明朝永樂皇帝北伐勝利時,在臨城建立了商隊。直到清末,隨著鐵路的開通和現代郵政事業的發展,臨城郵政開始下崗。臨城也在清代設置為同知府、二郡府。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兗州府將同治(五品)遷至臨城,在鄰近的驛站建有辦事處。後來撤銷同治,藤縣在臨城設立縣級衙門,稱為臨城縣級,群眾習慣稱之為“二衙”。臨城縣專管抓批犯人,民國初年廢止。臨城街道轄13個居委會,8個自然村:寶山中路、裕華、新興街、水塔街、清華街、永興路、南崗子街、龍潭、礦山路、新華街、沙河街、古路街、白山居委會。北有諾莊、盛橋、臨城,南有臨城,西有張橋、丁橋,東有丁橋,西有顧靖村。
臨城更名的原因
1944年,裴騰邊辦公室改為臨城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抗戰勝利後才稱臨城縣政府。1952年9月,因古郭雪覆蓋臨城地區,藤縣專署(地級)根據上級指示,將臨城改名為薛城縣。把名字從臨城改成薛城,確實提升了檔次。1956撤銷薛城縣,臨城歸藤縣成為第八區。1960年國務院批準設立棗莊市,1962年晉升為省轄市。同時撤銷翼城縣,設立翼城區、薛城區,將原屬於滕縣的部分自然村劃歸薛城區。1979年,為了開發滕南煤田,滕縣劃歸棗莊市管轄。歷史上,方圓人,壹個古老的薛城,說去薛城是壹個古老的薛城。現在老年人去新薛城,還說是去臨城。臨城因劉知俠先生寫的飛虎隊故事而聞名。2003年,薛城區駐地薛城鎮改為臨城街道。有壹個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