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服從父母就是最大的孝順。
對付普通長輩,就三個字,笑嘻嘻,具體流程:
第壹,保持微笑,第壹次見面就留下熱情好客的印象,然後盡快躲在角落裏。
第二,要聽話,不管長輩說什麽,他們都同意,說幾句就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主動開辟戰場。主動和長輩聊天就好,三兩句就好。這就保證了沒有人會壹直跟妳說。
都說如果妳連家裏的長輩都應付不了,那工作上怎麽應付老板呢?所以,社會化不是壹個結果,而是壹個需要永遠實踐的過程。就拿我來說吧,從小到大,我最討厭最害怕的就是見親戚/客人,最討厭別人來我家。小時候因為不知道該叫這個長輩阿姨還是長輩而不敢見人,所以壹般選擇不叫。所以後來親戚會說:“XX家不愛叫人。我每次去,他們的孩子都是在我們走後跑回房間出去的。”我越討厭他們,就越不叫他們,即使他們是我的長輩。
年紀大了,知道應該尊老愛幼,尊重老師。那時候見面會主動打招呼,打完招呼就跑。因為如果妳不跑,妳的親戚,長輩/客人喜歡抓著妳問:“幾年級?學習難嗎?妳考了多少分?妳得獎了嗎?”-討厭。
我在大學讀研究生的時候還是很討厭和親戚聯系。和家裏疫情壹樣,親戚們喜歡聊天:“周舟太厲害了,都保研了!”妳的父母正在努力工作。看看我們的孩子,最後兩本普通的書白讀了,也不知道以後是他養我還是我養他。(還是說我們家孩子成績差到上不了大學是壹回事?周舟可以免費幫忙輔導。)而周舟是研究生,二十幾歲,可以找男朋友了。周舟在和誰約會嗎?家在哪裏?它和周舟去同壹所學校嗎?、、、"
上面有很多很多問題。我個人比較安靜,不愛管這些事。因為害怕出門見鄰居,所以每次回家都喜歡默默的待在房間裏,盡量不出門。
今天學習了老師爸爸的課程,才知道和親戚長輩聊天是有技巧的。這是及時雨。離寒假還有二十多天。按照老師的對策,我就簡單的把家庭聚餐和與長輩聊天的條款寫在這裏。
開場:向長輩問好,然後和兄弟姐妹聊天。
吃飯時:主動尊重長輩,尊重完後默默吃飯。期間長輩會簡單“嗯”壹聲問什麽,實在不行就回復壹兩句。吃完後,我對長輩說:“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我吃飽了。慢慢來。”然後出去。快結束的時候,我回家刷了把臉,笑著送走了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