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什麽是博弈論?

什麽是博弈論?

博弈論,又稱博弈理論,起源於本世紀初。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在1994年合著的《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奠定了博弈論的理論基礎。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納什、澤爾滕、哈薩尼等人終於使博弈論成熟並付諸實踐。近20年來,博弈論作為壹種分析和解決沖突與合作的工具,被廣泛應用於管理科學、國際政治、生態學等領域。

簡單來說,博弈論就是研究在給定的信息結構下,決策者如何做出決策以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而不同決策者之間的決策均衡博弈論由三個基本要素組成:壹是決策主體(玩家),也可以翻譯為參與者或玩家;第二,給定的信息結構可以理解為參與者可以選擇的策略和行動空間,也叫策略集;第三個是效用,是參與者可以定義或量化的收益,也是所有參與者真正關心的,也稱為偏好或支付函數。參與者、策略集和效用構成了壹個基本的博弈。

博弈論可以分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二者的區別在於參與者在博弈過程中能否達成有約束力的協議。如果不是,就叫非合作博弈,這是現代博弈論的重點。比如A、B兩家公司合作建設壹條VCD生產線。雙方同意由甲方提供生產VCD的技術,乙方提供廠房和設備。在評估技術設備資產時形成非合作博弈,因為各方都試圖最大化自己的評估值。此時,如果乙方能獲得甲方對技術的真實評價或參考報價等競爭信息,就能在評價中給自己優勢;同理,甲方也壹樣。至於自己的資產評估是否會影響合作企業的整體經營效率等“集體利益”,他們不會很重視。這是非合作博弈。當參與者選擇自己的行動時,優先考慮的是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

合作博弈強調集體主義和集體理性,即效率、公平和正義。非合作博弈強調個體理性和個體最優決策,結果是有時有效率,有時無效率。

博弈論強調時間和信息的重要性,認為時間和信息是影響博弈均衡的主要因素。在博弈過程中,參與者之間的信息傳遞決定了他們的行動空間和最優策略的選擇;同時,博弈過程中始終存在壹個優先級問題,參與者的行動順序直接影響博弈的最終均衡。

遊戲可以從參與者的行動順序和他們對其他參與者的特點、戰略空間和支付的了解程度來劃分。信息是否理解是從兩個角度進行的。結合兩個角度得出四種博弈: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其代表人物有納什、澤爾騰和哈薩尼。嚴格來說,博弈論不是經濟學的壹個分支,它只是壹種方法,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把它當成數學的壹個分支。博弈論已廣泛應用於政治、經濟、外交和社會學領域,為解決不同實體之間的沖突與合作提供了壹種有價值的方法。

用博弈論可以證明現實生活中很多有趣的問題。比如努力的人得不到多少,公共資源被過度使用,不合作的人選擇和壞人合作做壹段時間的好事。雖然這些結論是基於壹個強有力的假設,即參與者是理性的,傾向於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但它的結論有著深刻的哲學內涵。

目前經濟學中的委托代理制度和激勵理論都可以用博弈論來分析。在合作的背景下有許多現代企業間競爭的案例。例如,壟斷市場的寡頭A和B可以同意指定壹種產量如海灣國家的石油產量,以維持其最大利潤。但很多時候,為了維持自己的局部利潤,他們總是增加產量。例如,沙特阿拉伯經常擅自增加產量,導致價格下跌,利潤損失。在這種情況下,競爭情報往往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A掌握了B的實際生產能力等競爭情報,就可以調整產量,甚至突破協議,從而形成新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