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察申請人,主要看申請人是否有經濟還款能力。
(1)核對申請人的身份證和戶口本,如果涉及有直系親屬的貸款,銀行還應核對其親屬的身份證和戶口本;②配偶未在同壹賬戶參與貸款的,需提供結婚證;(3)申請人要求公積金貸款的,應當提供公積金按時繳存證明;(4)銀行在確定貸款期限時,有時會考慮工作年限。如果距離法定退休年齡還有5年,申請公積金貸款的年限為10年,銀行不太可能批準;(5)對申請人的調查,包括與開發商簽訂的購房合同或協議,且必須有購房付款證明。還要調查購房人名下有多少套房,是否有過房貸記錄。
2.調查開發商也很重要,包括開發商與貸款申請人簽訂的購房合同或協議。開發商實力弱,管理混亂,信譽差,會給購房者和銀行住房貸款帶來麻煩和風險。
3.什麽樣的人在申請房貸時容易被拒簽?
(1)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父母希望以未成年子女的名義購買房產。壹是從照顧孩子出發,考慮孩子以後的戶籍問題;二是父母不和,留下房子保護孩子;第三,擔心開征遺產稅,為了避稅將財產轉移到子女名下;而且很多父母為了逃避債務或者隱藏不想暴露的財產,以子女的名義買房。
從銀行的貸款條件來看,借款人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需要有壹定的學位證書,有相對穩定的職業,有較高的經濟收入。顯然,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符合銀行的基本貸款條件,不能以個人名義直接向銀行申請貸款。
(2)不合格的超齡人口
申請個人住房貸款時,男性借款人不超過65周歲,女性借款人不超過60周歲。為了降低不良貸款率和銀行貸款損失,很多銀行把貸款人群限制在合理範圍內,這也是銀行“自保”的壹種方式。
(3)個人信用資質較差者。
隨著央行個人征信數據庫的完善,全國任何壹家銀行都可以隨時查詢借款人的個人信息,是否有房貸、車貸、付款、還款記錄等。,甚至借款人的工作單位、聯系方式、身份證件等。全都壹目了然。銀行根據信用數據庫中的借款人信息,確定其是否具備申請貸款的資格。
在我們貸款買房之前,要了解相關的購房政策、貸款條件以及需要準備的相關材料,以便順利辦理貸款。同時,買房前註意查壹下自己的信用記錄,避免付了首付或者付了首付,然後貸款就無法辦理了。
壹般銀行會讓我授權銀行同意查詢我的信用信息。這種查詢不同於我去征信機構或者網上查詢的機構查詢,我查詢的是征信上顯示的個人查詢。所以銀行對個人征信的判斷還是以機構查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