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高中畢業後,陳利幸從事教育工作,成為壹名代課老師。1962年,陳利幸在溫州丁字橋小學組織了壹場中國象棋車輪戰,挑選出好苗子教他們下棋。國家級大師、浙江隊主教練王家全當時成了陳利幸的“開山”弟子。
1962下半年,陳利幸被調到當時溫州的私立躍進小學,成為學校的第壹任班主任。陳利幸覺得嚴厲的教育只能取得暫時的效果,於是他想出了壹個主意,把最調皮的孩子組織成壹個足球隊,把相對安靜的孩子組織成壹個象棋隊。他在班上教足球和象棋。這種方法效果真的很好,孩子們在學習上有了進步,足球隊連續三年獲得市比賽第二名,象棋隊也出了很多好苗子。這也是中國象棋發展史上第壹次將象棋引入課堂教學。
“文革”後,陳利幸在溫州少年宮和廣場路小學大力推廣象棋,成長了葉榮光等壹批優秀棋手。
從65438到0995,在各方的努力下,溫州獲得了“棋城”的稱號。後來,陳利幸把象棋的“星星之火”帶到了瑞安、樂清等地。還受邀在杭州、紹興、上海、深圳等地為兒童做象棋教育講座。
開展棋藝教育,讓棋手參加各種比賽,是提高和檢驗棋藝水平的必由之路。在全市、全國範圍內組織各種少兒比賽,是陳力壹生致力於棋藝的又壹個“戰場”。
陳利幸組織的第壹次正式比賽應該是1974年在溫州市少年宮舉辦的首屆“紅色蕭冰鐵人三項賽”。就是在那個時候,葉榮光脫穎而出。
在2008年浙江省少兒體育大會暨溫州市舉辦的“新橋幼教杯”象棋比賽中,陳利幸還是70多歲,擔任大會副秘書長兼裁判。
陳利幸曾參加過頗具影響力的“全國希望杯少兒象棋大賽”和“象棋少兒杯全國象棋傳統小學賽”。這兩項比賽源於民間,對全國青少年棋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他被棋壇封為“象棋社會活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