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強勢家庭節
連山壯族幾乎每個農歷月都有喜慶或紀念性的節日,其中有些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中秋節、重陽節和冬季至日。然而,雖然這些節日有相同的名字,慶祝或紀念它們的儀式是不同的。
正月初壹至正月十五,春節期間,壯族有唱“年夜歌”,男女分組“坐歌堂”的習俗。“裝古”在每個村子都很流行。以村為單位,男女老少齊上陣,分別裝扮成古代英雄和歷史人物。晚上,他們帶著各種各樣的燈籠,如有人物、鳥、魚和蝴蝶的燈籠,穿插著舞獅,敲鑼打鼓,在鄰村外面巡回演出。
二月二日,壯族人稱之為“耕田節”:表示農事活動的開始,家家戶戶做壹大湯,預示著壹個好年景。節日不能請外地人吃飯留宿,新婚女兒還要回娘家拿生產工具和種子,不留宿。
3月3日,壹些壯族人在這壹天拜山,交租。以前集體掃墓後按姓氏分豬肉,現在改成各家自己掃墓。
4月8日,俗稱“牛皇帝的生日”,在古代被稱為“龍舟節”。這是壯族人的壹個大節日,非常熱鬧。黃黑糯米用浸泡過的黃籽或楓葉蒸熟,用嫩竹葉包裹,分別餵給黃牛和水牛。在牛棚門上插上柚子和楓樹的柳枝或綠枝,讓牛休息壹天。有些村子吃糯米飯,不用筷子,而是把米揉成壹團,用手抓。如果家裏有體弱的孩子,就讓他們在牛棚裏吃飯,手裏拿著飯,麻纖維,戴著竹帽,以示孩子能吃得粗,長得快,壯得像牛。
六月六,品年貨節。莊稱“拜元那”,原意是割新莊稼,祭天頭之神。也是壯族人的大節日,要蒸兩三斤重的粽子慶祝。
七月七日,乞巧節。壯族女孩想在河裏洗澡。傳說那天天上銀河的仙水流到人間,姑娘們洗後會變得更加身心健美。同時會用神仙水放回去做醋。妳是“七月香”。
7月14日,古稱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壹天是壯族婦女離開父母家的日子。每到節假日,他們都會帶雞鴨禮物回家探親。
九月九日,重陽節,壯族不像漢族那樣爬山,而是搞“送火神”活動。這天下午,每個壯族村莊都有壹個人到田頭或河灘上用竹子和稻草紮壹個小屋,在那裏放紙錢和鞭炮,以祭祀火神。到了晚上,每家壹個人去放火燒了茅草屋。紙炮聲和竹節聲、風火聲、人的“尖叫”聲合二為壹,意在送走火神,祈求避免房屋失火。小屋被燒的時候不會被點燃,它會在黑暗中回家以示火神已經送走了。
距清遠市區195公裏,國道相連。連山始建於南朝,壯族瑤族自治縣成立於1962。它坐落在吉田河邊壹個平緩的山坡上,北高南低,與廣西和縣、湖南江華接壤。境內多峰多溪,素有“九山半水半田”之稱。連山縣是壹個安靜的山城,面積不大。
連山有獨特的壯瑤習俗,壯瑤家庭的建築、節日、婚俗都有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壹般去清遠觀光,要去連山看壯、瑤風俗。如果妳想買壹些山貨,妳可以去縣城的鹿鳴路和市場路。住宿:連山住宿和餐飲價格相對便宜,雙人間價格30-200元不等;大多數餐館位於鹿鳴路和市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