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蚌埠有哪些名勝古跡?

蚌埠有哪些名勝古跡?

蚌埠市

紫龍位於蚌埠市東郊的曹珊山腳下。江面寬如湖,津浦鐵路橫穿而過。此地原屬鳳陽縣。相傳明朝大祖朱元璋少年時曾在此撐船,錢落入河中。不久,他的錢變成了壹條龍,因此得名紫龍河。河南有明代的唐和公爵墓,河上有雙龍橋和珍珠橋。今天,蚌埠市是壹個依山傍水的公園。

唐和墓位於蚌埠市東郊的曹珊南麓。唐賀(1326-1395)出生於濠州(今鳳陽)。他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好朋友。元末與朱元璋謀反,屢立戰功,封國公詔。死後追封東甌王。陵墓面向河,有曹的頂峰。該墓為依山而建的大型磚石單聯建築,高3.6米,寬3.96米,面積約40平方米。在慎到墓的南面,有壹個225米長的大墓碑,上面雕刻著馬、羊、獅子和武士。雕刻線條流暢粗獷,是明初的精品石雕。墓中出土了精美的元代青花瓷罐,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曹珊位於蚌埠市以東5公裏,紫龍河畔。與薛華山隔河相望。為紀念東漢末年王曹在此屯兵,改名。該山南北走向,長約3公裏,寬1公裏。

魯肅駐軍在蚌埠市東郊的離婁鄉。相傳三國時期,著名東吳名將魯肅與曹操爭奪江淮地區時,曾在此駐軍。駐紮點是兩座小山。至今仍有四個大坑大谷,相傳是魯肅安祿山時的軍械庫和糧倉。山腳下的梅村是魯肅的住處。村口還有壹口古井,井口用巨型石雕鑿成。

懷遠縣

邊河東在懷遠縣京山。相傳春秋時,楚人汴河采玉,故名。洞穴由巨石構成,呈圓形,呈綠色。洞上面有很多景點,如玉坑、卓玉尖、鳳凰池等。這個山洞可以容納幾十個人。石《四日二子遊荊山圖山》詩,謂“別人比別人洞多,美石溫雅”。

白茹泉在懷遠縣南郊,背靠京山,面向淮河。東與王宇寺隔河相望,西與汴河洞相鄰。因泉水白如牛奶而得名。春之左側懷樓有望,正如樓聯所言:“帆自天外飛劈兩岸青山以乘長風沖巨浪,巖自雲散釀壹白乳邀明月飲高樓。”泉水中有許多礦物質。沏茶煮茶,清香可口。宋蘇軾曾遊覽此地,並題詩留念,稱此泉為“天下第七泉”。

毓宮在懷遠縣東南的土山山頂上。後人在此建廟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該廟建於唐朝以前,具體年代不詳。原來有三個,現在裏面有兩個。院內銀杏樹兩千棵,可數四周,拔地而起。西方有聖泉、靈泉,清澈見底,四季不竭。狄、柳宗元、吳、蘇軾、蘇轍、宋濂、鄧等。都來過這裏,留下了很多詩詞和碑文。碑上鐫刻著蘇軾的詩句“濠州土山七絕”,現珍藏於寺墻。

虞遺址在懷遠縣土山南2.5公裏處。據說是大禹會諸侯計劃治水的地方,也是大禹娶屠山石女兒的地方。宋蘇軾《濠州土山七絕》詩:“蘇俏已入熊晃寺,黑鵲猶在於慧村。”就是這樣。

固鎮縣

垓下古戰場在固鎮縣東部,沱河南岸。楚霸王駐軍,故曾有霸王城之稱。有古戰場遺址。

五河縣

浮山堰在五河縣城以東15km,淮河出縣城。與浮山(胡愛山附近的壹座山)隔河相望,是淮河下遊的壹個重要關口。在南梁監獄,北魏為了扼淮河,淹壽陽城(今壽縣),派軍民二十萬修築浮山堰。五代以後,周顯德四年(957)在此大敗南唐兵。宋代秦觀在《浮山堰賦》中有所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