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中小學柯名師工作室2020年第壹次在職培訓的第三天。
9月28日,中秋遇上國慶主旋律,讓美景如期而至。就像蝴蝶遇見花,春風穿過草地,白雲遇見藍天,有些美好的東西真的不能錯過。2020年第壹期在職培訓第三天,廣東省中小學柯名師工作室。活動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個時段,分別是進入工作室的學生在不同學校的交流報告課和學生進入的學校老師的異質課。
上午,工作室壹行來到依然熱情的宏偉學校,進行不同學校之間的交流活動。第壹節是關於紅衛學校周老師寫的《懷念母親+紀念花節》的語文主題。周老師教學生跳文的方法,在延伸環節邀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教學生用圈點的方式分析人物性格。她結合具體事例,體現了母親的優秀品格,是壹堂“速度與激情”融合的真實課堂,體現了語文題材從課堂上的學習。學生陳老師溫文爾雅,帶領學生品味陳太秋和朋友的性格。讓老師們對古今不同風格的人物性格分析有新的思考。
下午的培訓活動在陸豐市東海鎮龍潭中學舉行。龍潭中學的陳老師和畫室的林老師同學,我的於樂叔叔遇到壹節不同班級同構性的課,陳老師從環境開始,到人物評價梳理,環環相扣,生動自然。而林老師則有著獨特的“世界上最美的相遇,引出了同壹個陌生人”的導入,以親切的語言,舒緩親切的人物分析,重點片段的人物場景再現,給學生以深刻的情境教學。兩堂課都運用了不同的教學智慧,展現了老師不同的教學風格,綻放了不同的精彩課堂。
課後,主持人柯老師組織老師們進行交流,明確指出工作室的示範引領作用,學校語文組教研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柯老師在與老師們交流時,希望各位老師在備課時,妳們的課堂應該教學生什麽?備課的時候要明確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明確教學的價值。班級的培訓點在哪裏?對課文要有自己的個人解讀,在課堂上要“慢下來”“擴散”,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東西。老師們各抒己見,思維碰撞出火花。老師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華南師範大學鄭海燕博士在《教學風格的培養》中指出,結合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教學風格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搬。課堂是生成的課堂,課堂是智慧的課堂。我們應該紮根並成長。做壹個神奇的老師,給學生上壹堂精彩的語文課,讓學生遇見妳,就像“蝴蝶遇見花,春風穿過草地”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