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這個實驗只能算是部分成功。拋開“第壹次”這個虛名,實際上嫦娥四號攜帶了六種生物,包括棉花、油菜、馬鈴薯、擬南芥、酵母、果蠅。這六種生物能形成壹個小生態圈,只有棉花種子發芽成功。9天後,月夜期到來,試驗載荷成功切斷。
但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否認太空實驗的意義,正如第壹個踏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所說,“這是他個人的壹小步,卻是人類的壹大步。”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本質上是我們對未知的好奇。我們在太空中不斷做著在地球上看起來幾乎毫無意義的實驗,它只是我們探索浩瀚宇宙的壹小步又壹小步。
類似的實驗還有很多。1957年,前蘇聯首次設想讓壹只名叫萊卡的狗上太空。可惜蘇聯當時沒有回收衛星的能力。由於太空艙的高壓和高溫,萊卡在飛行5到7個小時後死亡。
1961年,壹只名叫哈姆的美國大猩猩成功進入太空軌道,所幸安全返回地球,沒有任何特殊癥狀。哈姆被精心照顧,最後在動物園裏安詳地死去。
人類每壹次近乎笨拙的探索,都是為了有壹天更接近這個神秘的宇宙。那壹天可能還很遙遠,但我們探索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