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千年白鹿原閱讀答案

千年白鹿原閱讀答案

白鹿洞沒有洞。從天上往下看,像壹塊隕石,把地裂了,山頭封閉低矮,所以叫“白鹿洞”。

書院有壹個普遍的特點:關於它們的名字有很多傳說。像往南300多公裏的白鷺洲書院,官方版本認為取自李白《論南京登鳳凰臺》中“三山半落天外,似此白鷺洲分江”的詩句;民間更喜歡另壹個版本:以棲息在沙洲上的無數白鷺命名。白鹿洞書院不壹樣。千百年來只有壹種說法: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洛陽書生李伯到此隱居讀書,養白鹿自娛。這只鹿很有人情味,溫順可愛,甚至獨自從幸子縣購買紙張、墨水和日用品,因此得名。

歷史上,江西是書院文化的中心。在江西眾多書院中,白鹿洞無疑是最耀眼的壹個。但長期受江西人沈默寡言、管理不善的影響,昔日的“天下四大書院”已不再輝煌。與附近的嶽麓書院相比,更是小巫見大巫。盡管如此,我仍然向往它。上次暑假去廬山,聽同伴說起繞道去白鹿洞的計劃。我極其敏感,立刻沖了上去。沒有考慮通常的優雅,我粗魯地介入,試圖讓它發生。所以,毫無準備,但毫不猶豫,我只帶了壹點錢就出發了。廬山的美縈繞四周,山谷裏的雲海還在均勻地呼吸,我卻無法再多看壹眼。山路上的顛簸壹點也沒有讓我疲憊,公交車上的噪音也無法打擾我的思緒。我的心早已飛到了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人越來越少,山路越來越靜。車子突然急轉彎,躲在樹葉中“乘涼”的路標隱約露出了身影——1km。然而這1 km對我來說真的是壹段很長的路,直到車停在壹片空地上,透過車窗,“白鹿洞書院”五個大字映入眼簾,帶著難以抑制的激動徹底釋放。凝視著這座曾經接納過無數學術大師的大門,周圍的喧囂仿佛被松林吸收,等待的焦慮仿佛被流水化解。世上只剩下壹個人,追憶舊日書聲。

古樹名木掩映下的書院,曾經人頭攢動。作為不同於官學的民間教育機構,它的民間性和聚眾講學、講道的開放性,有時甚至比官學更有吸引力。南唐李朝廷在此設立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原國學”),與金陵秦淮河國子監齊名。它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壹所由中央政府在首都以外建立的漢學,學者們爭相前往,為後來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可見南唐打下的文化基礎,遠不止標誌性的李煜。然而好景不長。由於軍事力量的災難,書院逐漸崩潰,荒廢了很長壹段時間。直到南宋六年,白鹿洞書院迎來了它最大的貴族——朱,他成了芷南(今縣)的康軍。他以自己特有的敏感和對文化的了解,專程考察了白鹿洞書院舊址,感慨地說:“四面觀其山水,無市井之喧囂,有泉石之勝。真是壹群講學躲書的。”於是,荒廢、雜草叢生的書院得以恢復重建,並設田、藏書、招生。朱不僅親自授課,對學生提出質疑和疑問,還邀請各界人士講學,制定白鹿洞書院教規,邀請贈書和禦書,使他壹時名聲大噪。到了八年,朱拋棄了門戶之見,邀請了另壹派的領袖陸九淵來講學,吸引了不少學生來聽。這座歷史悠久的“白鹿洞會館”,成為朱在南康兩年苦心經營的標誌性成果,也是歷史上白鹿洞書院鼎盛時期的最好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