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狄龍第壹次南巡是在乾隆十六年(1751),早壹年就開始準備了。壹位王子監督此事,勘察路線,整修景點,建造宮殿。
南巡路線確定如下:過黃河後,乘船沿運河南下,經揚州、鎮江、常州、蘇州、嘉興至杭州。
2.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乾隆皇帝以皇太後名義離京,開始第二次南巡。
南方遊線路有:天妃門、蘇杭、徐州等地。
3.海寧的大堤被沖毀,那麽鄰近的蘇州、杭州、嘉興、湖州這些全國最富裕的地區都會被海水淹沒。因此,基於“海堤是越中第壹保障”的認識,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時,曾到海寧考察。
4.乾隆第四次南巡正月十六,乾隆從北京出發,從山東進入江蘇。他在宿遷順河集減少了部分士兵和大部分隨行車輛,然後在徐家集渡過黃河。甘龍在黃淮交匯的青口視察河務。
5.在第五次南巡時,甘龍已經70歲了。臨行前,他盤算著煙雨樓最多只能再來壹次,因為千裏迢迢把他累死了。
6.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時已經74歲了。他勤於政事,崇尚實用主義,大喜大悲,奢侈浪費,都印在他南巡的足跡裏。
擴展數據:
南巡的目的:
1,旅行
乾隆皇帝是皇帝,驕奢淫逸。另外,當時南方很多城市人口密集,物產豐富,經濟繁榮。無論是景點還是美女,在當時可以說是最好的。他六遊江南,為的是“見山川之秀美,見人物之豐富之美”。
2.禮官與科舉人才
乾隆南巡期間,做了大量的治官和“訓士”的工作。他重用或聘請在處理事務上有很大成就的大臣,如前大學士陳世冠、施壹誌,前大學士掌管江南河道總督高斌等。他們在當時都是有能力的大臣,只因壹時大意或壹時不滿而被貶官,使其才能無用武之地,損害了國家和自己。趁著南巡,他們奉命復職。
3.其他人
甘龍南巡期間,還在蘇杭、江寧、嘉興等地舉行了多次閱兵,檢閱了軍事演習,整頓了軍營活動,每到壹處,都對地方官員進行考核和獎懲。此外,他還遊遍江南,飽覽古色古香,賞心悅目,吟詩作賦,題字留念,廣泛書寫匾額。
百度百科-甘龍留下江南
人民網-乾隆六下江南原來就是為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