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壹財經日報》記者走訪遊俠汽車湖州超級工廠發現,該工廠已經停工半年多,現場項目建設指揮部也已經撤離,只剩下壹名保安作為看門人。與此同時,《第壹財經日報》記者發現,遊俠汽車在臨汾的另壹家超級工廠更是雷聲大雨點小,連正式簽約都沒有完成,建設遙遙無期。
對此,遊俠汽車聯合創始人、市場總監李煒回應稱,主要原因是公司戰略有較大調整。之前湖州超級工廠計劃只生產壹款遊俠X,現在希望至少搭載四款。目前,正在對建設方案進行優化調整。“預計5438年6月+10月重新規劃新方案,明年第三季度量產新車下線。”
他還透露,A公司B and B+三輪累計融資6543.8+0.25億美元,將主要投入R&D和工廠建設。這些資金將支持湖州超級工廠壹期量產。畢竟公司精力有限。希望先建湖州超級工廠。“現在大環境不太好。湖州超級工廠將總規模縮減至654.38+萬輛。如果按計劃20萬輛的建設周期較長,公司對未來市場的判斷還是謹慎的。”
與其擔心湖州超級工廠按照年產20萬輛的產能建設周期會拉長,遊俠汽車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更大產能的工廠建設。畢竟距離遊俠汽車完成B+輪融資已經過去了1年,資本市場對投資新勢力造車的熱情早已不如前幾年,而是轉為平靜。
值得註意的是,今年4月,遊俠汽車宣布啟動全球大規模招聘。當時還標榜自己是所有新車廠商中唯壹擁有兩個自建生產基地的,分別對應轎車和SUV兩個車型。“整體產能可達20萬輛,下壹代電動車智能車工廠將於2020年和2021年投入量產。”
同時,遊俠汽車強調,此時選擇大規模引進人才,應該是雙產品雙工廠布局已定,開始進入下壹階段發展。“遊俠可能會再次創造壹條新的河流,成為第壹個在發布會上同時發布兩款產品的新車廠商。這種猜測成真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現在看來,遊俠汽車引以為傲的兩座自建超級工廠,被殘酷的現實極具諷刺性地嚴重打擊:湖州超級工廠停工,甚至在5438年6月+10月復工後,年產能減半,2017年6月開工,原本預計今年5月正式完工;臨汾超級工廠甚至根本看不到影子,簽約、奠基等至關重要的環節還沒有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