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是壹門專業,即心理咨詢師,運用心理學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理,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幫助當事人解決心理問題。“幫助人解決心理問題”有兩層含義:壹、心理咨詢的關系是“求”與“助”的關系,在心理咨詢中具有普遍意義。第二,能解決的問題只能是心理問題,或者是心理問題導致的行為問題。此外,咨詢師並不幫助求助者解決生活中的任何具體問題。
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師幫助當事人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在科學領域,給某壹類事物下定義,按照規則,應該是用最通用的語言說出事物的本質。所以只有壹句話來定義心理咨詢:“心理咨詢是心理學家幫助來訪者解決各種心理問題的過程”。如果再完整壹點,心理咨詢的概念是:“心理學家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幫助來訪者找到自身的問題和根源,從而挖掘自身的潛在能力,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和行為模式,提高對生活的適應能力和對周圍環境的調節能力。”心理咨詢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包括臨床幹預的各種方法或手段。狹義的概念主要指非標準化的臨床幹預措施。換句話說,“心理咨詢”的廣義概念包括“狹義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兩種臨床技術手段。國內外不同的學者對心理咨詢的操作性定義有不同的看法。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心理咨詢是壹個提供心理幫助,並試圖通過與個體持續直接的接觸來改變其行為和態度的過程。我國馬建青認為,心理咨詢是運用心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解決來訪者(即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包括發展性心理問題和障礙性心理問題),維持和改善身心健康,促進人格發展和潛能開發的過程。我們認為應該吸收不同意見的合理內核,按照高度抽象和概括來定義: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師幫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
心理咨詢過程的基本階段
1.建立相互依賴、平等的關系。2.收集信息,找出問題的大致範圍和可能的性質。關註詢問者的基本情況、社會文化背景和心理問題。3.診斷和檢查,並確定咨詢目標。在心理咨詢中,最常用的檢查工具是心理測試量表,在條件允許和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生化儀器進行生理測量。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問題值得註意:(1)要註意從整體上對詢問者的問題性質做出準確的判斷。a .要看心理、行為、環境是否統壹。b .要看心理活動是否完整協調。c .要看人格的心理特征是否穩定。(2)應詳細確認詢問者問題的性質,明確咨詢或治療的目標。4.選擇問題的解決方案。5.跟蹤反饋,鞏固和發展咨詢效果。跟蹤觀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溝通咨詢是最簡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