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平時撿垃圾的熊建國想翻垃圾桶,看看裏面有沒有空瓶子,卻看到了意想不到的壹幕。壹個嬰兒被遺棄在垃圾桶裏,已經餓了很久了。
▼因為國內孤兒院孤兒多,環境不是很好;雖然生活條件也很差,但熊建國還是決定,不把孩子送到那裏,自己把她養大!他給女嬰取名叫燕燕。
▼熊建國開始更加努力的拾荒。他買了壹個奶瓶餵他的孩子。他們平時住在南昌司馬廟旁邊的橋下,所有的家當就是壹床被子和壹條毯子。漸漸地,燕燕長大了,白天會和熊建國壹起去拾荒。
▼因為燕燕沒有註冊賬號,他們也沒有錢,所以燕燕沒有去上學,而是由正在上小學三年級的熊建國指導。他特意花錢買了壹本數學練習本和壹本國語書。父女倆借著路燈學習功課。
▼熊建國為閆妍在學習上的聰明才智感到非常自豪。她會解大部分數學題,會背《西江月》等十幾首詩。熊建國說,他會把閆妍撫養到她完全獨立為止。
▼燕燕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做完熊建國的作業,但有時候揉揉眼睛,痛得大叫的時候,熊建國會心疼地說,“那妳休息壹下,不要看妳的壞眼睛。」
▼因為住在橋下,所以腳上幾乎都是蚊子包,但是別人問她這種生活苦不苦,她想離開的時候,她會眨眨眼說:“只要爸爸在,哪裏都是家。」
▼熊建國把接燕燕的日子定為生日。他每年都會帶燕燕去照相館拍壹張照片,然後給她買壹個小蛋糕。熊建國說:“紙杯蛋糕是給燕燕的生日禮物,照片是給我的,所以我會永遠記得那壹天。」
因為當時熊建國的好心,燕燕的命保住了。雖然父女倆的生活資源很少,甚至連遮風擋雨的房子都沒有,但他們親密珍貴的親情是毋庸置疑的。很感人的故事!分享出來讓大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