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修車時,明明不需要更換的零件卻被“修理”了。在朋友的提醒下,車主向市消保委汽車專業辦公室投訴,索回多付的4000元。市消保委汽車專業辦公室提醒,為避免維修糾紛,車主在修車和提車時應多加註意。
車主來到壹家維修公司修車。結完賬,他有點不放心,就找了個懂車的朋友做會計。發現根據故障描述,壹個明顯不需要更換的重要配件被列入維修單,但該配件價值4000多元。包先生非常氣憤,立即向市消保委汽車專業辦公室投訴,要求維修公司退款。
專業辦公室接到投訴後,根據相關維修記錄咨詢維修專家,然後核對消費者帶回的舊配件的內容和數量,確認消費者所說的真實性,立即向維修公司指出問題,並表示如果真的更換配件,應提供新配件的購買憑證和編號。維修公司負責人立即對當天的維修人員和記錄進行核實,然後聯系消費者和專業辦事處,承認工作人員的錯誤並退還多收的費用,同時對消費者的實際維修費用給予優惠。
市消保委汽車專業辦公室特別提醒,在大多數車主的觀念中,壹旦汽車需要維修,把車開到4S店或修理廠就沒事了。不過,為了避免以後維修中的糾紛,車主在修車和提車時不妨多壹雙“眼睛”:第壹,提車時,不要急著交錢才開走,要仔細查看業務清單,包括維修項目、工時、配件明細等,看看有沒有重復交錢的情況。二是檢查整車狀況,送修前與記錄對比,壹切滿意後付款;第三,車輛每次保養後更換的舊備件,尤其是比較重要的備件,要保管好。這是因為車輛的壹些重要備件需要進行車型檢查,僅憑壹個舊件是不容易糊弄過去的。壹旦發生糾紛,可以根據維修記錄和零件型號進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