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她被中國社會科學院錄取,不久被派往阿爾伯塔大學學習。回國後,她在國外擔任《社會學》主編。在此期間,他翻譯和編輯出版了10多本書。
1987再次被派往北美,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婚姻、家庭與社會工作。
65438-0988回國後,開始從事婚姻家庭研究和咨詢。
20世紀90年代,陳奕君教授先後到美國哈佛大學、美國羅傑斯大學、歐洲哥本哈根大學和聖加侖大學訪問講學,與國際學術界建立了廣泛的聯系。
從65438到0993,陳奕君教授創建了經綸家庭科學中心,並承擔了壹系列國際合作項目。
2000年,陳奕君教授組織了壹批學者,創立了“青蘋果”國際項目,創辦了“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信息中心”,出版了“青蘋果”雜誌,建立了“青蘋果”網站,“青蘋果健康咨詢熱線”,“青蘋果”家長學校和男女生班級。
200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陳奕君教授主編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叢書》,在京、滬、津等教育部門廣泛使用。
2003年8月,衛生部和民政部批準中國性學會成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陳奕君任主任。
陳奕君的婚姻生活及其啟示。
她的丈夫在壹個末代皇族後裔的家庭中長大。雖然幾代書香門第給了他很好的教養,但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傳統還是讓他在某種程度上留下了“男尊女卑”的意識。陳奕君的丈夫回憶說:“我父親下班回家抽煙、喝茶、看報紙,除此之外,他還給我們錢花,他是個大男人。”。
婚後,陳奕君最不能容忍的是婆家男女有別的傳統秩序和角色界限。她經常和老公吵架,她甚至有壹個痛苦的想法:離婚!但是老公還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在與丈夫多次爭吵後,陳奕君逐漸意識到,她與丈夫之間的“文化鴻溝”最初源於兩人不同的成長環境和父母對性別角色的示範,並不是夫妻吵架就能解決的問題。讓時間來磨練吧,時間可能是最好的調解人。
在為期壹年的海外旅行中,她的丈夫掌握了非凡的持家和照顧女兒的技能。她對婆婆和丈夫的變化充滿了喜悅和感激。讓丈夫再接再厲,實現男女平等分擔家務的真理。
擇偶只是選擇壹種原材料,而幸福的婚姻卻是壹件被創造出來的藝術品。它需要毅力和獨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