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程序員被歸類為“新生代農民工”。這對程序員有什麽影響?

程序員被歸類為“新生代農民工”。這對程序員有什麽影響?

以前學習成績不好的人叫差生;結果到了今天,班裏的三好學生也被稱為差生。真不知道是學習成績差的人的福氣,還是三好學生的福氣。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至少可以提高差生的平均水平,這似乎是壹個優點。但問題是,如果程序員等同於農民工,那農民工是什麽?

新生代農民工不是農民工嗎?新生代農民工和農民工有什麽區別?這個問題顯然不是那麽好回答的,因為建築工人是農民工,程序員也是農民工,他們之間唯壹的區別可能就是年齡。壹個是新生代,壹個是農民工。同事小華跟我說:“‘新生代農民工’這個詞,還不如韭菜。”我太高興了,差點把午飯都吐出來了。

根據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城鎮私營單位、規模以上企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是年平均工資最高、程序員最集中的三個行業。在私營單位和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分別為85301元和1,61,352元。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程序員幾乎是高收入的代名詞。怎麽會和農民工有關系?

在我們過去的印象中,農民工是低收入的代表,是沒錢賺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的領頭人,而今天,程序員被歸為新生代農民工。這背後釋放了什麽信號?

1.縮小城鄉差距

城鄉的距離不是壹點半點。這次把程序員歸為農民工,壹來可以提振農民工的平均水平,二來可以為農民工正名。農民工不再是過去低端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代表,農民工中也出現了高學歷、高技能、高素質的程序員。

2.農民工還是戶籍的產物。農民工之所以是農民工,是因為他們來自鄉鎮。雖然今天的戶籍已經失去了農村和城鎮的區分,但是大量人口遷移,農村人到城市尋求發展仍然是必然趨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還是壹個附帶歧視的稱謂。雖然我不太喜歡農民工這個稱呼,但是相比之下,把程序員歸為農民工可能會讓我更難受。農民工不是程序員。

程序員很辛苦,農民工996後可能趕不上。但是程序員的辛苦顯然是有極其豐厚的回報支撐的。相比之下,農民工真的壹無所有。農民工沒有社保,沒有住房公積金,沒有月薪上萬。他們做的很辛苦,和程序員比是壹天壹地。很多人想當程序員,很多不是程序員,但很多是農民工。

《程序員薪酬調查報告》顯示,年薪50-65438+萬的程序員占比19.4%,年薪10-15萬的程序員占比21.6%,年薪15-20萬的程序員占比18。

農民工呢?智研咨詢的數據顯示,我國農民工數量增速逐年放緩,農民工月平均工資持續上漲,且增速大於農民工增速。2018年,全國農民工月平均工資3721元,同比上漲6.77%。2019年,全國農民工月平均收入3962元,比上年增長6.5%。

相對於程序員,農民工群體涉及行業廣,人數多,自然平均工資很難和程序員上萬的月薪相比,差距也是巨大的。

更重要的是,大多數農民工從事的是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沒有社保等養老保障,這意味著農民工進入老年後,會更加依賴後代。互聯網巨頭不像程序員,福利好,工資福利高,五險壹金社保齊全。和普通農民工相比,幾乎是壹天壹地,不可同日而語。按照固有的標準,程序員應該屬於中產階級,而農民工屬於貧困和壹般家庭收入線。這兩個群體之間的巨大差異是新壹代人無法區分的。

或許正是因為現在程序員人群龐大,逐漸趨於同質化,人數越來越多,就業面越來越廣。在這樣的情況下,程序員被歸為新生代農民工也就無可厚非了。但問題的關鍵是,職業應該這樣分類嗎?這樣會不會變相加劇職業歧視?這是否違背了職業不分高低貴賤的原則?

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玩笑可以,但要適度;分類可以,但是要合理。差生和優等生,都是同壹個班的學生,都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好學生必然少,少了不壹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