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抑郁,如何引導?
壹.理解
如果妳覺得對方可能處於抑郁狀態,第壹步要做的就是試著去理解。因為處於抑郁狀態的人對什麽都不感興趣,不想動,不想做。所以,這個時候,盡量少用“懶”這個詞來評判他們。
壹些抑郁癥患者的飲食和睡眠也可能受到影響,會出現不想吃飯或暴飲暴食、不想睡覺或困的狀態。除此之外,我什麽也不想做。我可能就是整天抱著手機或者在電腦前上網,玩遊戲,沈浸在虛擬世界裏。如果不知道對方處於抑郁狀態,可能會覺得家人很懶,很沒用。用“懶”或者其他貶義詞來評價抑郁癥患者,對他們是壹種傷害。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關註自己是否處於抑郁狀態,並努力去理解。
第二,正視它
雖然抑郁癥只是心靈上的感冒,也確實有很多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抑郁癥,但我們不知道抑郁癥患者能不能這麽幸運。如果錯過時機,抑郁癥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第三,註意
最好能引起足夠的重視,盡快幫助他們。
第四,幫助
1,多聽,不加判斷的聽,盡量少提意見。
2.不怪。普通人很難理解抑郁癥患者的狀態。有時候,他們真的無法理解。
3.向第三方尋求幫助。很多來咨詢的朋友來到咨詢室就釋然了,所以這個時候咨詢室或者咨詢師給了他們很大的支持。
動詞 (verb的縮寫)自助
很多抑郁癥患者沒有治療甚至改變的動力。在這種情況下,抑郁癥患者的家屬會更加痛苦,所以家屬這個時候可以嘗試改變自己。改變自己有什麽好處?使自己的心情變好後,可能帶動對方的心情,可以減少抑郁癥患者的罪惡感和自責感。壹般抑郁癥和完美主義患者的罪惡感和自責感都很重。
第六,救他
救了自己之後,才能救他。自救後減輕了對方的愧疚和自責,對抑郁癥患者有好處。另外,家人心情好了之後,如果看到抑郁癥患者眼神的變化,會覺得變化是有效的,會帶動他改變。這是救他的壹條曲線。當然,抑郁癥患者最好是直接接受幫助來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