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三人組於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前往太空出差。自2021以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在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成功執行了5次任務。目前,核心模塊組合體在軌運行穩定,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狀態良好。計劃今年4月返回地面。空間站建造關鍵技術已得到充分驗證,後續任務準備紮實推進。
中國在載人航天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就?
在5個月的時間裏,宇航員對空間站的組裝和建造進行了關鍵的技術測試。在任務期間,機械臂用於協助模塊索引。
手動控制和遠程操作等實驗;驗證了機械臂輔助座艙換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驗證了空間站艙體換位技術和機械手重載控制技術。航天員首次在軌使用手控遙操作設備控制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的交會對接。初步驗證了空間站和來訪飛行器手動遙操作系統的功能性能。為後續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積累了寶貴經驗。
回到備考階段該怎麽辦?
隨著大約180天的太空生活即將結束,航天員們這兩天已經開始準備“回家”了。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航天醫學工程總體室副研究員鐘偉偉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出發前有很多資料要整理,包括天舟三號上的那些包裹和各種產品。後來神舟十四號可能要壹個多月後才能再上來,所以要提前把這些產品和設備全部到位。另外,我們需要帶回重要的樣品,這也需要提前計劃。從下周開始,我們應該專註於這部分工作。”
中國空間站建設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總的來說,中國的空間站正在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太空軍備競賽已經成為各國爭奪科技硬實力的關鍵戰役,是現代科技的最高精髓。它的建造和運行是對1國家綜合科技能力的考驗,而在這些高科技技術中,空間對接無疑是最關鍵、最具挑戰性的核心技術之壹。
神舟十三號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收官之戰。相信半年後,我們關心的神舟十三號搭載的驗證任務會有答案。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按照計劃,中國將在2022年陸續發射這兩個實驗艙,並與天宮空間站交會對接,形成完整的機體。與此同時,載人航天工程也將進入常態化,我們將以更多的方式了解神秘的太空。
此外,神舟十三號任務結束後,我國還將發射神舟四號、神舟十四號、問天實驗艙、夢想實驗艙、神舟五號、神舟十五號等任務,不僅要完成我國空間站的組裝建造,還要使空間站進入正式運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