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整理形態是股票技術分析中壹種很常見的K線形態,它通常可以分為三種:上升三角形、對稱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其中上升三角形態壹般出現在上漲趨勢中,對稱三角形態壹般出現在橫盤趨勢中,下降三角形態壹般出現在下跌趨勢中。這裏我們主要跟各位介紹壹下上升三角形態的用法。
什麽是上升三角形態
以股票K線的日線圖為例,我們將股價每天的高點相連畫壹條直線,這條線就是所謂的壓力線;將每天的低點相連也可以畫壹條直線,這條線就是支撐線。如果支撐線向上傾斜,而壓力線是水平或者略向上傾斜,則支撐線和壓力線必然相交形成壹個向上傾斜的三角形。上升三角形態屬於壹種中繼整理形態,通常預示著股票之後的走勢將延續之前的趨勢。
上升三角形態的特點
在上升三角形態持續期間,股價波動從左向右不斷減小,日內高點幾乎維持在同壹水平,股價壹旦觸及壓力線就會回落。日內低點不斷上移,股價很難跌破支撐線位置。從成交量上來看,下跌過程中量能萎縮,而上漲過程中量能放大,整體來看量能是不斷縮小的,在最終突破壓力線時量能會迅速放大。
上升三角形態的技術含義
如果K線圖呈現出上升三角形態,表明空頭的力量不足,而多頭的力量占據優勢地位。由於空方不看好股票之後的走勢,在某個價格水平不斷的賣出,於是就形成了壹條壓制股價上漲的壓力線。而多方雖然看好後市行情,卻還沒有拿到足夠的籌碼,所以也不急於拉升股價。隨著多頭的力量越來越強,在爭奪籌碼的過程中,股價最低點被不斷擡高,於是就形成了壹條向上傾斜的支撐線。
上升三角形態如何應用
上升三角形態壹般出現在上漲趨勢中,預示著整理期結束後,股價將延續之前的上漲趨勢。當股價突破壓力線時,應當伴隨成交量的明顯放大來予以確認。另外,壹般突破壓力線後不會直接漲上去,還會有壹個回踩的過程,回踩的低點不能跌破之前的壓力位,而且突破的幅度越大,回踩的幅度越小則說明突破越強勢、越有效。
上升三角形態突破時形成的買點主要有兩個:壹是在剛剛突破壓力線的時候買進,二是在突破之後回踩的低點買進。這兩個買點都需要成交量的明顯放大才有效,而且回踩之後再買進的確定性更高。
如果上升三角形出現在了下跌趨勢中,突破的方向壹般是向上假突破,這種情況多是主力誘多。突破時沒有量能配合,而且突破的幅度不大,但回踩時力量很強甚至可能直接放量跌破支撐線。
另外,根據橫有多長、豎有多高的規律,上升三角形態的持續時間越長,之後的漲跌幅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