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工業設計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工業設計創造了產品品牌;工業設計創造了產品的高附加值;工業設計直接影響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工業設計是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以工業產品設計為主體,融技術、藝術、經濟、環境等多種學科於壹體,通過創新開發,使產品外觀、性能、結構相協調,在確保產品技術功能的基礎上給人以舒適和美的享受。發達國家的工業設計發展史表明,當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設計在經濟運行中的價值就開始被關註。當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以上時,設計將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主導因素之壹。當社會進入以創新領導實現價值增值的經濟發展階段時,工業設計就會成為先導產業,成為創新資源、增加社會財富、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初,歐洲國家就曾經出現過第壹次工業設計資源的整合,如在德國率先成立了“工業設計聯盟”,結合技術、商業與藝術家的力量來***同解決工業產品的質量與設計問題,為現代工業的品牌優勢奠定了重要基礎。20世紀中期,英國等歐洲國家再次將工業設計視為國策,實施工業設計資源的第二次整合,有力地推進了歐洲工業的品牌戰略和全球貿易戰略。近年來,壹些國家再次提出跨領域、跨行業的“文化創意產業”,是第三次設計資源整合,它表明工業設計在全球產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北歐國家芬蘭,就是壹個以創意經濟聞名的工業設計大國。
在芬蘭,從森林機械到高科技產品,工業設計都有著十分廣闊的領域。芬蘭工業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國際市場的迅速變化以及新技術、新產品的競相推出,促使芬蘭的企業越來越重視設計師的作用。諾基亞的成功就在於公司始終堅持這壹理念,即設計是成功的關鍵。
芬蘭工業設計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工業設計創造了產品品牌;工業設計創造了產品的高附加值;工業設計直接影響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芬蘭設計界有這樣壹個***識:從全球的經濟競爭來看,價格和質量已經不能成為核心競爭力,只有品牌才是企業獲利之道,而設計是企業品牌的重要因素。在現代工業設計中,芬蘭十分重視將人機工程學原理運用到產品設計之中,設計不僅考慮到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因素,使人在操作時省力、簡便又準確,同時也註重使人的工作環境安全舒適,以提高工作效率。
芬蘭企業使用工業設計的程度平均達到41%,在傳統產業達到80%,而在出口企業則沒有任何壹家公司沒有自己的設計產品和品牌戰略。因此,芬蘭不僅成為世界工業設計大國,發明創造也居世界前列。應該說,註重品牌和設計質量是芬蘭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壹,始終貫穿於芬蘭主要支柱產業發展的進程中。在電信業出現之前,芬蘭的森林工業推動芬蘭經濟的繁榮。維美德公司不斷制造出速度越來越快的造紙機,奠定了芬蘭造紙設備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芬蘭設計的林業機械除操作靈活外,還十分註重保護環境。芬蘭伐木機械公司制造的有利於環保的行走采伐機在1996年獲得歐洲設計獎。長期以來,船舶制造技術壹直是芬蘭的強項,世界約壹半的破冰船產自芬蘭。除特種船舶外,芬蘭還設計制造了多艘豪華遊輪。
自1990年以來,芬蘭每兩年在全國舉行壹次以工業產品設計為主的設計競賽,並為代表芬蘭最佳工業產品和日用品設計的作品頒獎。此外擁有200多名專業會員的芬蘭工業設計師協會每年向取得突出成就的會員頒發年度工業設計師獎,由此促進了芬蘭工業產品的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