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股票底部放量下跌?

股票底部放量下跌?

底部放量下跌什麽意思?

底部放量下跌,是指股票在低位盤整區間內,股價下行,並且成交量同步放大。從技術分析的角度,這是對底部支撐位的重要考驗,投資者不可不謹慎對待。

底部不是壹個孤立的點位,而是壹個區域。底部放量下跌,要分兩種情況考慮:

沒有有效跌破支撐位:在底部盤整期間出現放量下跌,但是卻沒有有效跌破區域下邊限,說明洗盤的概率較大,意在震出散戶手中的低位籌碼。

有效跌破支撐位:股票放量下跌並且有效跌破了前期整理區間的下邊限,說明投資者判斷失誤,這個自認為的底部,並不是底部而是下跌中繼。

底部放量下跌是壹個相對概念。

底部是壹個相對概念,不是相對過去的價位,而是相對未來的走勢。

比如,壹支股票從50元,跌到10元,是不是底部放量下跌呢?

答案是:不確定。

10元相對於過去的50元,當然已經很低了;但是只有當股票止跌回升,並且上漲壹定幅度之後,我們才可以確定這個10元是底部。

假設,之後股價反彈到了11元、12元,那麽這個10元,很可能就是階段性底部;

股價回升到了20元、30元,這個10元就可以確定是中期底部了;

股票突破新高,到了60元、70元,回過頭來再看這個10元妥妥的歷史性大底。

所以,當投資者談論底部時,往往是不自覺地采取了回頭看,用底部當時股價跟相對未來的股價進行了比較。

反過來,如果這支股票在10元的“底部”放量下跌到了8元、7元甚至5元的位置,那就說明這個10元,並不是底部。

10元的股價相對過去的50元,確實很低了;但是相對其未來的5元股價,它又顯得非常高。

底部放量下跌是壹個自相矛盾的未來函數。

如果拋開未來函數的不確定性,底部放量下跌本身就是壹個矛盾的說法。

既然股價已經是底部了,怎麽還能繼續下跌?

既然還能繼續下跌,就說明當前股價不是底部。

很多民間個人投資者,喜歡采用這種未來函數在自己的交易系統裏,以體現自己的周全完備。

比如,頂部放量大漲,應該如何操作;底部放量大跌,應該如何應對。

其實,如果我們可以提前確定股市的頂底,那還需要看什麽放量縮量、上漲下跌麽?

確定了當前是底,當然就只有買入才是最明智的投資策略。上漲要買、下跌也要買,放量要買、縮量也應該買啊。

反過來,確定了當前是頂,當然就應該立刻賣出清倉。上漲要賣、下跌也要賣,放量要賣、縮量也應該賣才對。

實際上,投資哪有這麽容易。

我們可以根據股價走勢、支撐點位、指標信號等壹系列技術分析手段,來推測當前股價已經進入到了底部,並且采取相應的投資操作。

但是我們不能確定股票就是已經到底部了,這個必須要等事後股票走出來才能驗證,才能證明自己之前的決策是對還是錯。

所以,對從右側交易者來說,底部是走出來的;對左側交易者來說,底部是博出來的。但無論如何都不是事先可以看出來的。

綜上

底部是壹個未來函數,無法在當前時刻確定。

我們投資操作中的底部,其實是投資者根據自身的經驗,對當前股票走勢的壹個預判,它有可能對也有可能錯。特別是底部放量下跌這種有威脅力的測試,就是有可能出現支撐不住,判斷失誤的情況。

所以,各位投資者在抄底的時候,壹定要切記,我們當下認為的這個“底”,是有可能跌破的,跌破了就成了下跌中繼,我們就要趕緊按計劃止損出局。對這種失誤,股市中有壹個專門的描述,叫“抄底抄到了半山腰”。

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壹個底,都是支撐住了的下跌中繼;同理,每壹個下跌中繼,都是沒有撐住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