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0日上午10,香港股市的金手指突然指向順德地產大亨楊國強:來,妳將成為中國首富!當日,代號為“碧桂園”的股票不到兩分鐘就漲到了7.21港元,全天最高價為7.35港元,較之前的市場價上漲了37%。成交65,438+0,004,020千股,成交額72.26億港元,居當日港交所普通股成交額之首。然而現實是,楊國強無意追求“首富”的名聲。上市前,還是2001的秋天,他在把二女兒送進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那壹刻,似乎就做好了財富交接的準備。碧桂園集團70%的股權,第壹大股東和董事會成員的頭銜,被楊國強打包送給了年僅25歲的楊。
回憶起第壹次見到楊時,她陪著楊國強到設計院開會。黃文斌對她的印象是模糊的,“似乎沒有什麽特別的”。從那以後,她就經常跟著楊國強在設計院。有人分析,這可能是楊國強有意用這種方式培養楊顏回。在人前,楊保持低調。壹般她只是跟著父親,默默的聽著看著,很少發表意見。“設計很專業。她畢竟還小,可能不太懂這個。”黃文斌說。
即使在她的祖籍,二女兒楊對廣教村的村民來說仍然是個謎。
村裏壹位姓楊的老人被村民們稱為“唐大爺”,自稱與楊國強家很熟。他說,楊國強致富前壹直是蘭溪生產隊的農民。他說楊出生在的壹所老房子裏。與楊國強同壹個巷子的鄰居說,楊家還有壹套老房子,楊在搬到蘭溪街之前就已經出生了。離楊老宅不到100米,就是廣教小學。楊國強還沒搬出蘭溪街的時候,正是楊上小學的時候。廣教小學壹名老師告訴記者,女孩在該校上小學,而黃姓園長稱楊在北教上小學,但證實兩個女孩的幼兒園都在廣教幼兒園。
楊國強用良心培養了楊。早在13和14,楊和他的妹妹就參加了董事會。會後,父親會告訴他們會上說的話有什麽意義,甚至如何批評下屬。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楊明白了自己接班人的身份和責任,但對於誌在從師的楊來說,如何掌舵壹個企業,仍然是壹個難題。
對於年紀尚輕的楊,父親敦敦是否教她領悟了其中的精髓,不得而知。然而,2004年楊國強在楊訪美期間“以壹杯酒解悶”的事件,證明碧桂園進入了壹個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