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建峰集團的發展歷程

建峰集團的發展歷程

1958年,第壹批開拓者來到金華市區以北八公裏的安石鄉(今羅店鎮)前莊頭以東的智者寺,在16.94畝荒涼的山坡上,用壹雙手、壹腔熱血建成了金華第壹家水泥廠。經過26年的努力,水泥產量在654.38+0.983達到654.38+0.2萬噸,產值675萬元,利潤240萬元。26年來,水泥廠經歷了國家困難時期的文革十年浩劫(61-63),以頑強的生命力迎來了改革開放的大好時光,為以後的穩健發展奠定了基礎。

1958-1983

1960年4月,幾十米高的廠房拔地而起,兩座普利瓷建成投產。從業人數已超過100人,三年產值9.3萬元。雖然遇到了壹些困難,但是鍛煉了職工隊伍,樹立了艱苦創業的精神,初步摸索出了創辦水泥廠的經驗。壹座水泥廠的雛形已經矗立在尖峰山腳下。

1961年-1963年

浙江省委決定停止金華水泥廠,雙龍公社兩個生產大隊的農民在征用的土地上種莊稼,於是工廠停工。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由於黨員幹部和職工排除各種幹擾,堅守崗位,堅持生產,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都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但各項工作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1974-1976年損失達21.6萬元。

1979年3月,浙江省建築材料工業局授予金華水泥廠大慶式企業稱號。

1981年5月29日,金華水泥廠第壹次職工代表大會通過了考勤制度、安全生產制度、政治工作制度、水泥質量管理制度、設備管理制度、工藝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九項制度。

金華水泥廠通過對企業的全面整頓,完善了各項基礎管理制度,調整和加強了領導班子。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式下,金妮水泥廠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階段,企業管理連續上了兩個臺階,獲得了省、國家二級企業稱號,走了橫向聯合的道路,成立了水泥集團,並成功進行了股份制改革,為企業成功騰飛積蓄了能量。

1984改革勞動人事制度,試行幹部聘任制,取消幹部終身制。

6月1984,1日,第二次職工代表大會通過了《企業管理制度》和《關於城鎮職工宿舍分配的意見》。

金華水泥廠的發展面臨著資金不足、場地擁擠、原料供應不主動、配套材料質量得不到保證等困難。通過橫向經濟壹體化,可以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形成新的優勢,促進資源和資金的合理利用,推動技術進步和人才的合理交流,促進經濟結構和區域布局的合理化。

1987年5月28日,建峰水泥集團成立,協商選舉產生第壹屆董事會,杜紫紅當選董事長。成員廠有:市水泥廠、武城分公司、喬杉分公司、梁山礦、玲瓏礦、利民化工廠、鑄造分公司。

1987 12、第三屆職工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廠歌和企業精神。

1991,浙江建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上市。

5月,1991與水泥制品廠緊密結合,浙江建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誕生。

1991這壹年,是集團公司改革發展史上不尋常的壹年。這壹年,集團公司以企業升級為契機,推動各項工作,在十個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壹是股份公司機制優勢得到發揮,逐步形成了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機制。

二是采用“集約化經營、專業化生產”的管理模式,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使企業內在質量上了壹個新臺階。

三是企業集團規模在原有基礎上進壹步擴大,前景進壹步拓寬,管理意識進壹步深化。

第四,在集團這個大家庭中,成員企業欣欣向榮,蓬勃發展,創下歷史最好水平。

五是集團公司各部門意識進壹步加強,產品質量進壹步優化,各類產品進壹步贏得用戶和市場。

六是增強市場觀念,提高經營決策水平。

七是新科技應用取得可喜成績,技術改造取得新進展。

第八,水泥產品被推向國際市場,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又開始了。

第九,集團知名度跨越省界,開始在全國建材行業產生影響。

十是精神文明建設進壹步加強,職工凝聚力進壹步提高。

7月28日,1993,建峰股份在上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68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國水泥行業第壹家上市公司。

以此為契機,集團公司走上了規範化發展的道路,努力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堅持改革,推動改革,促進發展,企業發展保持了穩定增長的勢頭。在此期間,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改革為動力,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科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大幅增加,公司實力迅速壯大。聯合中國建材(2007年8月18)參股南方水泥,是尖峰發展道路上新的裏程碑。建峰集團與央企中建集團達成協議,結盟。建峰集團決定積極參與中建集團南方大水泥計劃,利用雙方優勢,共同搶占資源和市場。

根據新的環境,分析新的形勢,公司提出“合作創新是主業;規範科學發展”,進壹步做強水泥產業,進壹步優化醫藥產業,為巔峰明天開辟更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