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中國隱形的世界富豪家族:最早進入中國是在清朝。

中國隱形的世界富豪家族:最早進入中國是在清朝。

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是壹個巨大的市場。

這個市場,國外的人也拼命想進來。

這些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都隱藏在中國,杜邦、洛克菲勒、羅斯柴爾德等家族早已進入中國,扮演著幕後的角色,並因中國經濟的發展而聚集了更多的財富。

杜邦家族:杜邦家族,清朝進入中國,是美國最古老的家族之壹。根據《福布斯》雜誌在90年代的估計,它至少擁有6543.8+05億美元的財富。更驚人的是,福布斯在1982年首次公布400富豪榜時,家族成員就占據了28席,占總人數的7%。杜邦公司成立至今已有180年。

杜邦家族由Irenee Dupont創立,他從法國移民到美國,靠制造火藥發了財。

接手公司後,家二代沒有爭權奪利,分崩離析。他們繼續穩步擴大公司業務,同時註重培養越來越多的後代。

20世紀初,杜邦家族產生了杜邦三巨頭。他們重新創業,將家族帶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

這個家族視家財為第二生命,權力的傳遞非常獨特。在第三代中,家族中至少有10對堂兄妹,是美國近親最多的大家族。

杜邦家族對杜邦的控制直到1973才發生變化。杜邦家族11領導人離任後,杜邦迎來了歷史上第壹位非家族成員的領導人。

那時,杜邦已經不再是壹家只生產火藥的公司。轉型為化工公司的杜邦公司需要大量專業和管理人才。頑固的家族控制不利於其轉型為現代管理的跨國企業。

杜邦現在是壹家擁有500億美元資產的巨型化學公司。盡管杜邦家族不再領導杜邦,但他仍在公司董事會中占有壹席之地。main family foundation的主席Ressoer Dupont先生現在是該公司負責審計和技術的董事。

杜邦公司與中國的商業往來可以追溯到清朝(1863)。緊跟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杜邦於1984在北京設立辦事處,並於1988在深圳註冊了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最早在中國投資的跨國企業之壹。目前,杜邦公司已在中國建立了50多家獨資和合資企業,員工約7500人,並將許多地區業務總部遷至中國大陸。

圖為:羅斯柴爾德家族第六代傳人大衛·羅斯柴爾德。

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促成吉利收購沃爾沃、因《貨幣戰爭》壹書在中國被讀者熟知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進入中國較早。

羅斯柴爾德家族起源於19世紀初的德國,創始人是邁耶·羅斯柴爾德。他和他的五個兒子(羅氏五虎)先後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最高峰的時候,歐洲幾乎所有* * *國家都是從家裏借的。

新中國成立後,羅斯柴爾德家族於1979年首次與中國接觸。當時英國國家煤炭公司和北方工程公司計劃競標北京和江蘇兩個電廠的建設,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這兩個項目的財務顧問。

據國內雜誌報道,到80年代中期,羅斯柴爾德父子銀行也參與了中國鐵路系統的勘測和測繪。

目前,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包括持有青島銀行4.98%的股份,以及與中信華東集團有限公司在蓬萊市成立羅斯柴爾德男爵中信葡萄酒公司..2007年8月,大衛·羅斯柴爾德親自與青島商業銀行談判,購買了後者4.98%的股份。

這些直接投資還是低調的。直到2010吉利收購沃爾沃的消息,羅斯柴爾德家族才再次為國人所知。可以說,在羅斯柴爾德銀行團隊的幫助下,吉利實現了中國最大的海外汽車收購。

據路透社報道,羅斯柴爾德銀行(Rothschild Bank)大中華區總裁於麗萍和負責汽車業務的三大銀行之壹Merrick Cox幫助促成了這筆交易。於麗萍幫助吉利緩和了與中國的關系。考克斯是高盛的前合夥人,在復雜的知識產權問題的談判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該家族第六代掌門人大衛·羅斯柴爾德(David Rothschild)在接受中國中央電視臺采訪時承認,與政界保持密切聯系是家族企業得以延續的重要因素,家族壹直重視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他還表示希望未來擴大在中國的資產管理業務,將這壹業務從羅斯柴爾德全球業務的3%提升至65,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