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來自網絡的消息顯示,在華為禁令生效的敏感時期,為了應對友商的瘋狂挖人,華為終端開始密集與員工簽訂競業禁止協議,在員工離職時給予壹定的補償,離職後壹年內不得加入對手公司。隨著半導體行業的關註度越來越高,資本市場對半導體行業的熱情終於傳導到了行業內部,引起了行業對人才的重視。我希望這只是開始。畢竟在我們科技行業浪費的幾十年裏,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嚴。代表最高科技含量的SMIC,平均月薪1W元。真的對不起這個行業,更對不起北上廣的高房價。瘋狂的偷獵只是壹個開始。人才的“內循環”只能解決壹時之需。真正需要的是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引導更多的人才投入這個行業。
9月15日是美國對華為禁令生效的日子。未經許可,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不得向華為供貨或提供服務。
今天是915,也是華為的918,是華為最嚴峻時刻的開始。
貨源斷貨,自力更生難。華為何去何從?這將是壹個難以決定的問題。
如果說美國的打壓可以視為“外患”,那麽業內友商的挖墻腳則可以視為“內憂”。
最近網上流傳的信息說,“OPPO最近來海斯挖人,不需要面試。他只是把它乘以壹個年包系數,然後加入了公司...並在Xi安開了分店,瘋狂挖掘!"
雖然華為高層頻頻表態,無論美國如何打壓,都會繼續保持對海斯的投入和支持,海斯也壹定會堅持下去。即便如此,依然難以穩定軍心,再宏大的承諾也抵擋不住朋友和商人的瘋狂誘惑。
畢竟海斯經歷過的團隊是壹個來戰必勝的狼性團隊,大佬們都喜歡。
半導體行業的獵頭也很活躍。根據客戶的需求或指示,華為員工成為重點鎖定的目標,往往會開出“雙倍”的薪水。
在半導體行業工作多年的工程師肯定經不起這樣的誘惑,士氣不穩。
今天傳出消息,華為終端開始密集與員工簽訂競業禁止協議,離職時給予壹定補償。離職後壹年內,他們不能加入競爭對手的公司。
看來人才流失已經把華為推到了懸崖邊上。
自從海斯面臨美國制裁後,就有壹種說法,頂不住壓力的海斯可能會“枝繁葉茂”,就像星星之火,燎原整個中國的半導體設計行業。
這裏面有幸災樂禍的成分,也有不得不做的悲憤。
不過說實話,半導體行業,工資普遍太低是個行業常識。在中國領先的晶圓代工廠SMIC,平均月薪為1W元。真的對不起這樣的高科技行業,更對不起北上廣的高房價。
所以有人開玩笑說,都是搞沙的,不如搞房地產的混凝土沙。
人才是流動的,是利益導向的。我們不能指望科技從業者像建國初期搞兩彈壹星的科學家壹樣。唯我無我,個人利益被拋棄。
我大學時期學的是EE專業,每年有近百名畢業生。15年後,我還在堅守這個行業,壹掌就能數過來。
為什麽會這樣?在我們科技行業浪費的幾十年裏,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沒有得到應有的尊嚴。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資本市場對半導體行業的熱情終於傳導到了行業內部,引起了行業對產品和技術的關註,也引起了行業對人才的關註。
這從瘋狂的人才挖人就可以看出來。獲得人才最有效的方法是從朋友那裏雇傭有經驗的團隊。工資公開,顯示誠意。
我希望這只是開始。人才的“內循環”只能解決壹時之需。真正需要的是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引導更多的人才投入這個行業。
畢竟這是壹個復雜的行業,涵蓋50多個學科,2000-5000道工序,應該給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應有的尊嚴。
作者簡介:蔔日新
創道咨詢創始人,北京郵電大學創業導師,經濟管理學院特聘導師,天津集成電路行業協會顧問,北京新和匯集成電路產業平臺顧問,威海雙創街創業導師。電子工程學士學位,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具有證券從業資格和基金從業資格,通過CFA LII考試。曾先後在亞信咨詢、中科院賽信資本、徐東集團金控集團等工作。他擁有超過15年的IT R&D、咨詢、投融資經驗,專註於人工智能、物聯網、集成電路、智能制造、雲計算、大數據等投資領域。